太後囑托 邾嫻身世(3 / 3)

“你不就是看準了我的糊塗,才大膽留下來的麼”

聽了這話,她的臉上浮出一絲被人拆穿心思後不甘心的模樣,長飲一杯道:“這便是你一直容忍我的原因?你是不是想說你早就看透了我?一直在可憐我?”她脖頸上青筋畢現,端莊蕩然無存。

“放肆”綠茵持劍入閣,旋風一般擋在我與她之間。劍鋒直指如花美人

“放肆?她也不過是被遺棄的公主,與我身價無異”

“你”我伸出手臂擋住已經被惹怒的綠茵,示意她退後。綠茵再三掙讓,才勉強退出三步,怒氣卻是難平:“不知道家主當初救這不知恩的畜生卻是為何”

我閉上眼睛,讓自己平靜心情。嫻之說的沒錯,秦始皇就快被救回秦國,天下馬上便會風雲變色。總有一天,我也會成為亡國人,說不定都沒她現在的狀況好:“我從來不認為自己是在容忍你。我隻是放你自由。是的,遭遇了不幸很可憐,可是在這樣一個戰國亂世,哪個不是可憐的?我同情你孤苦無依,自責無力幫你,羨慕你的聰慧伶俐。護你於繁華城邦。可曾傷你一分一毫?對你利用收買?”

“哼,不過是父債子償而已。何必欺我”

“你若還長著腦袋,就該知道,我若遵循父子親情,必定二話不說取你性命!”我想我是生氣的,才會吼了她:“我敵不過的隻是自己的心而已。如今七國爭雄,百餘小國相繼滅亡,如你這等亡國後人流於各處,已是常事。因由何在?一切隻因各國國弱民疲,王室無用,無力爭霸。所謂弱肉強食,遵循天道而已。楚王雖非仁義之君,到底順時勢洪流而為,如今你邾國已經納入我楚國國界,百姓也自稱楚人。你所謂的王室的恩怨情仇在大勢洪流麵前根本微不足道。你若真的殺了楚王,到時國君交替,致使國事不安,他國若趁虛攻打,到時候必然天下大亂。你原來的邾國也會遭殃。你的國人必然再次流於戰亂。你為父母複仇,致天下於何地?致百姓於何地?不過是逆流而上,最終流光戰士的血,讓我也重蹈覆轍如你而已。”我竟然不曾思考一氣嗬成脫口而出,突然覺得自己口齒也挺好用。也可能這些話一直憋在心中,早想說與她聽

她定定的看著我,杏眼微紅。甚是可憐

“我不期望幾句話就打消你複仇的念頭。你若執意,那也是你的自由,我不會阻止。但我也絕不會引狼入室,讓你跟我回楚。我的安排若不能如意,你便自己去,從此我們還是各不相幹”

她低著頭,淚珠順著睫毛滾落:“我縱有萬千仇恨,終是與你無關。可是就算你三番五次救我性命,然父母仇與我隻身恩、終不能相泯。我隻能答應你,隻刺殺他一次,但將不遺餘力。若能成功,報我滅國之仇,到時我自交由你處置。若不能,也是天命使然,到時各方通緝,我也斷不能活。今日一別,就如公主所願,再無瓜葛好了……”她以頭觸地,行大禮。我無言以對,隻能閉上眼睛,試圖阻止眼淚流下

“欲殺我生身之父,卻報我救命之恩,你還真是恩怨分明”

空洞的殿閣內灌入一陣寒風,她的背影漸去漸遠,言語生靈:“我邾嫻素來目無下塵。然,世上唯有你可配我高看一眼。羋衍玉,保重”

明明已經互為知己,卻偏偏高傲到不肯承認。這樣的嫻之,就是嫻之。

可有了知己又如何?在這世間,我們還是太孤獨。

又記起兩年前,那個蜷縮在漫天風雪的寒夜裏,明明自己已經凍傷,還將一隻受傷的弱鳥緊緊護在懷中的女孩,她衣衫襤褸,瘦弱不堪,一雙骨瘦如柴的指尖血肉模糊。她就那樣蜷縮在風月裏,一把一把將混著血跡的泥土蓋住泥坑裏已經失去呼吸的人……

眼中竟倔強無傷……

第二日午後,綠茵回報說:嫻之著一身麻布男裝、隻身往城門而去。我無奈隻說隨她去。綠茵又問:“難道任由他刺殺大王?”

真的刺殺我又能怎麼辦?我自問,卻沒有答案。我隻是一個旁觀者,況且我知道這副身體是恨她的父親的。是那個人,縱容別的女人害死了她的母親和弟弟。這副身體無法忘記!

一切都隻是順應曆史走向,不是麼?我望著漸漸從寒冬裏複蘇的一切。天地寬廣,飛鳥歸巢。真希望嫻之有一日能衝破命運編寫的程序,開心的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