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充滿前進的激情(2)(1 / 3)

腳踏實地才會不摔跟頭

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柏拉圖正和他的學生走在馬路上。這名學生是柏拉圖的得意弟子之一。他很聰明,總是能在很短的時間之內領會老師的意思;他很有潛力,總是能提出一些具有獨特視角的問題;他也很有理想,一直希望自己能夠成為像老師一樣偉大、甚至比老師還要博學的哲學家。但是柏拉圖總是說他還需要生活的曆練,柏拉圖曾經語重心長地對這名學生說過一句話:“人的生活必須要有偉大理想的指引,但是僅有偉大的理想而不願意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朝著理想奮進,那也就不能稱為完美的生活。”這名學生知道老師是在教導自己要腳踏實地,但他認為自己的理想比別人的更加偉大,隻要自己能夠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偉大目標,那麼就一定比別人能夠更快地實現它。

柏拉圖也相信這名學生能夠做出一番大事業,但是他卻隻看到大目標而不顧腳下道路的坎坷以及自身的缺點。柏拉圖一直想找一個合適的機會讓學生自己意識到他自己的這一缺點。一天,柏拉圖看到他們前麵的不遠處有一個很大的土坑,這個土坑周圍還有一些雜草,平常人們隻要稍加注意就可以繞過這個土坑,但柏拉圖知道他的學生在趕路時經常不注意腳下。於是,他指著遠處的一個路標對學生說,“這就是我們今天行走的目標,我們兩個人今天進行一次行走比賽如何?”學生欣然答應,然後他們就開始出發了。

學生正值青春年少,他步履輕盈,很快就走到了老師的前麵,柏拉圖則在後麵不緊不慢地跟著。柏拉圖看到,學生已經離那個土坑近在咫尺了,他提醒學生“注意腳下的路”,而學生卻笑嘻嘻地說:“老師,我想您應該提高您的速度了,您難道沒看到我比您更接近那個目標了嗎?”他的話音剛落,柏拉圖就聽到了一個聲音“啊!”——學生已經掉進了土坑裏,這個土坑雖然沒有讓人受重傷的危險,但是它卻足以使掉下去的人無法獨自上來。

學生現在隻能在土坑裏等著老師過來幫他了,柏拉圖走過來了,他並沒有急著拉學生,而是意味深長地說:“你現在還能看到前麵的路標嗎?根據你的判斷,你說現在我們誰能更快地到達目的地呢?”

聰明的學生已經完全領會了老師的意思,他滿臉羞愧地說:“我隻顧著遠處的目標,卻沒走好腳下的每一步路,看來我還是不如老師呀!”

一位哲人說過:“好高騖遠會導致盲目行事,腳踏實地則更容易成就未來。”

好高騖遠和目標遠大的區別就在於能否腳踏實地地為目標的實現而付出足夠的努力。人要腳踏實地地走路才會不摔跟頭,公司要認認真真地做好每一個環節才能贏得市場,員工要勤勤懇懇地完成公司賦予的任務才能逐漸提高自己的能力。路標永遠指向前方,但是前進的道路卻在我們腳下,隻有實實在在地走好每一步,才能走得更遠。

具有腳踏實地工作精神的員工令所有公司都夢寐以求,因為具有這種精神的員工會熱愛自己的工作,會兢兢業業地完成每項任務,會自動自發地為公司解決難題,總之,他們在隨時隨地、盡心盡力地促進公司的成長。當然了,他們如此對待公司,公司也不會令他們失望,公司會為他們創造發展自我的種種機會,公司會把他們提升到他們力所能及的地位,而且隨著他們自身潛能和素質的提高,公司會為他們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1965年,一個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到西雅圖的學校圖書館幫忙,管理員讓他把已歸還給圖書館卻放錯了地方的書放回原處。小學生問:“像是當偵探嗎?”管理員說:“那當然。”小學生就不遺餘力地幹了起來。第一天,他找出三本放錯地方的書。第二天,他來得更早,而且幹得更賣力氣,找出更多的放錯地方的書。過了兩個星期,小學生的父母要搬家了,小學生擔心地說:“我走了,誰來整理那些站錯隊的書呢?”沒過多久,小學生又來了,他高興地告訴管理員,那邊的圖書館不讓學生幹這個工作,媽媽又把他轉回到這邊的學校上學了,每天由他爸爸用車接送。如果爸爸不送他,他就自己走路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