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紅生平(1911~1942)

1911年

6月1日(農曆五月初五),蕭紅生於黑龍江省呼蘭縣(現哈爾濱市呼蘭區)城內龍王廟路南的張家大院。乳名榮華,學名張秀環,後改名張廼瑩。

生父張廷舉(1888—1959),字選三,黑龍江省立優級師範學堂畢業,獲獎勵師範科舉人,中書科中書銜,先後在湯原、呼蘭等地任教並擔任地方教育官員。1945年抗戰勝利後參加土地改革,擁護共產黨的領導,被定為開明紳士。

生母薑玉蘭(1886—1919),婚後生一女三子,長女榮華、長子富貴(夭亡)、次子連貴(即張秀珂)、三子連富(夭亡)。

10月10日,武漢地區的革命團體文學社和共進會發動武昌起義,獲得各省響應,史稱“辛亥革命”。

1912年

開始學走路。祖父張維禎(1849—1929)與祖母範氏(1845—1917)的三個女兒早已出嫁,育有一子夭亡,家中久無小孩,蕭紅的出生給張家帶來了快樂。祖父對其疼愛有加。

1913年

開始與祖父進入後花園玩耍。

1914年

大弟富貴出生。更多時候與祖父在一起,後花園是最為快樂的去處。

1915年

大弟富貴夭亡。

1916年

二弟連貴(張秀珂)出生。

隨母回娘家省親,二姨薑玉環得知外甥女大名張秀環,堅持要父親給其改名。

外祖父薑文選將蕭紅學名改為“張廼瑩”。

1917年

7月9日,祖母範氏病故。其後,蕭紅搬到祖父房間,祖父開始口授《千家詩》。

1918年

漸漸對家裏租住戶的生活有所了解。

1919年

1月初,三弟連富出生。

8月26日(農曆閏七月初二),母親薑玉蘭不幸染上霍亂,三天後病故。三弟連富被送往阿城張廷舉四弟家寄養。

12月15日(農曆十月二十四),張廷舉續娶梁亞蘭。梁亞蘭(1898—1972),婚後生三子(張秀玞、張秀琢、張秀琬)二女(張秀玲、張秀瓏)。

1920年

秋,入呼蘭縣乙種農業學校女生班,上初小一年級。該校俗稱龍王廟小學,後改稱第二十國民小學、南關小學,現為蕭紅小學。

1921年

秋,升入初小二年級。三弟連富感染霍亂夭亡。

1922年

秋,升入初小三年級。弟弟張秀珂入龍王廟小學讀一年級。

1923年

秋,升入初小四年級。

1924年

夏,初小畢業。

秋,入北關初高兩級小學校女生部,讀高小一年級。學校位於城北二道街祖師廟院內,後曾稱為道文小學、第二初高級完全小學校、勝利小學校等。不久,張廷舉出任該校校長。

1925年

秋,轉入呼蘭縣第一女子初高兩級小學校(即後來縣立第一初高兩級小學校的女生部,該校校址在今呼蘭縣第一中學院內),插班高小二年級。

5月30日,震驚中外的“五卅慘案”發生。全國人民抗日反帝愛國的熱潮風起雲湧。受這股潮流影響,呼蘭縣中學聯合會發起遊行、講演、募捐等活動,支援上海工人、學生們的鬥爭。蕭紅積極參與這一社會活動,並與同學傅秀蘭一起到居住縣城東南隅有錢有勢的“八大家”募捐。

7月末,呼蘭縣學生聯合會在西崗公園舉行聯合義演,答謝募捐民眾。蕭紅在話劇《傲霜枝》中扮演一個貧苦的小姑娘。

1926年

6月末,高小畢業,到哈爾濱繼續上中學的願望遭父親、繼母反對。蕭紅以與家長冷戰的方式進行抗爭。

秋,同班同學田慎如因抗婚到呼蘭天主教堂當修女。

1927年

夏,因抗爭無果,揚言效仿田慎如到天主教堂當修女,張廷舉終於妥協,同意蕭紅繼續讀書。

秋,入哈爾濱“東省特別區區立第一女子中學校”就讀,該校前身為私立“從德女子中學”,現名為蕭紅中學。

1928年

3月15日,(農曆二月初五),祖父張維禎八十壽誕。黑龍江省“剿匪”總司令、東北陸軍十二旅中將旅長馬占山和上校騎兵團團長王廷蘭,呼蘭縣長廖飛鵬等人前來祝壽。馬占山贈送題為“康疆逢吉”的牌匾一塊,並由他提議,將張家大院所在的英順胡同更名為“長壽胡同”。

6月,張廷舉出任呼蘭縣教育局局長。

9月中旬,張廷舉轉任黑龍江省教育廳秘書。

11月9日,哈爾濱市學生維持路權聯合會發起反日護路遊行示威活動,史稱“一一·九”運動。蕭紅參加遊行,主動擔任宣傳員。

1929年

1月初,由六叔張廷獻(張廷舉的異母弟)保媒,蕭紅父將其許配給哈爾濱顧鄉屯汪恩甲,兩人正式訂婚。

6月7日,(農曆五月初一),祖父病故,回家奔喪。

下半年,了解到汪恩甲的庸俗和吸食鴉片的惡習,萌生退婚之念。

11月17日,蘇軍攻占滿洲裏和紮蘭諾爾。是月中旬,參加“佩花大會”進行募捐。

1930年

4月,陸哲舜從哈爾濱法政大學退學,就讀北平中國大學。

上半年,向父親表達初中畢業後到北平繼續讀高中的願望,遭到拒絕。

夏,初中畢業。父親和繼母主張蕭紅與汪恩甲完婚。在同學徐淑娟等的鼓動下,蕭紅準備抗婚求學。

初秋,假意同意與汪恩甲結婚從家裏騙出一筆錢,出走北平,入北平大學女子師範學院附屬女子中學讀高中一年級。與陸哲舜在二龍坑西巷一小院分屋而居。家裏震怒,給陸家施加壓力。陸家勸說無果,斷絕陸哲舜的經濟來源。

冬,陸哲舜向家庭妥協。

1931年

1月中旬,回呼蘭,遭軟禁,精神極度痛苦,後與家庭和解。

2月下旬,返回北平。汪恩甲隨後找到蕭紅。

3月初,返回呼蘭。

4月初,隨繼母搬到阿城福昌號屯,開始長達六個月的軟禁生活。

10月3日夜,在姑姑和七嬸幫助下,離開福昌號屯逃至阿城,旋即乘火車逃至哈爾濱。

10月上旬,開始在哈爾濱街頭流浪,生活困苦不堪,再次與汪恩甲交往。

12月初,住進在東省特別區第二女子中學就讀的堂妹張秀瑉宿舍,經張秀瑉、張秀琴姐妹斡旋,在該校高中一年級插班,十多天後發現自己懷孕不辭而別,與汪恩甲住進道外東興順旅館。

1932年

2月5日,日軍占領哈爾濱。

春,回繼母梁亞蘭家。當天下午汪恩甲找至,兩人旋即一起離開。其間,創作《可紀念的楓葉》《靜》《偶然想起》《栽花》《春曲》等詩。

5月中,汪恩甲離開東興順旅館,被家庭扣下。蕭紅不滿汪恩甲之兄汪大澄代弟解除婚約,狀告其“代弟休妻”。因汪恩甲在法庭上為其兄開脫,官司敗訴。

6月中,因欠旅館食宿費四百餘元,蕭紅被扣為人質,陷入被賣到低等妓院的困境。

7月9日,向《國際協報》文藝副刊主編裴馨園發信求助。裴馨園隨即帶人到旅館探訪,並與友人商討營救方案,未果。

7月12日黃昏,蕭軍受裴馨園之托到東興順旅館探訪。二蕭第一次相見便相互傾慕。次日,蕭軍再來旅館,兩人迅速陷入熱戀。

8月7日,鬆花江決堤二十餘處,整個道外區頃刻一片汪洋,街可行船。

8月8日黃昏,舒群泅水前往東興順旅館探望蕭紅。

8月9日上午,搭搜救船離開東興順旅館,住進裴馨園家,不久,與裴家人產生隔閡。

8月底,在哈爾濱市公立第一醫院(現哈爾濱市兒童醫院)產下一名女嬰,旋即送人。

9月下旬,被接回裴家。幾天後與蕭軍一起搬出,住進歐羅巴旅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