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時之言多失信,怒時之言多失禮。”
這是明代著名文學家、書畫家,陳繼儒的經典話語。
所以,人們在得意時勿出驕泰語,失意時莫發激憤言。
不雅的言辭應當不是出自修道人的口中。
一句刺痛心的話,能令人終身悔恨不忘;
一句感動人的話,能令人一生奉行不懈。
自打吳局和胡秘書談過話之後,蘇每日裏最為關心的話題就是有沒有領導的電話和到訪單位的人員
時不待人,轉眼間就過去了三周,在等待與煎熬中,蘇的情緒越發難以調控。
“老公,你說胡秘書她們是不是在戲耍咱們?
來這的人是不是有意看咱們的笑話?”。
別想得太多,也許她們也有說不出口的苦衷。
“什麼苦衷?每次我打電話追問,她們都信誓旦旦,大包大攬,沒有一句推諉、難言之詞。
我看就是她們誠心看咱們的笑話。”
縣市省的新聞和報紙,尤其是縣裏的新聞,也是每日必看。
都是傳達落實燕京會議精神,研究部署當地農業調整,農村產業,改善民生和發展地方經濟,招商引資,盤活資產,區劃經營,拓展稅源,盡快摘掉貧困縣的帽子等。
走出去請進來,往來的領導和企業人士,絡繹不絕。
我們局每日裏迎來送往的人也是如此,省市的領導和燕京、上海、河北等各大城市的行業精英,也是往來頻繁,每次參與接待和招待,言談話語之中,無一人說起此事,更無一人談到咱們的產業和事業。
“這就怪了,咱們的影響力已經在國外多家主流媒體和各大報刊,反複播放過和發表過。
來這參觀的人,幾乎遍及各地。
怎麼一點信息都傳不到你們那邊?
老公,你說,這裏是不是另有隱情?”
如果有,不外乎兩點。
“那兩點?”
一是天夜長在這裏搗鬼,再者就是(欲言又止)。
“不用說,我明白。
你放心,我們這邊絕對不會有半點謊言和欺瞞。
一定是天夜長他們從中製造誤會,拆散咱們。
姥姥的,不讓我好,他們誰也別想好!
我都弄死他們!”
說著電話啪的掛斷了。
盡管吳局怎麼回撥,電話都是占線
連續三天,蘇一點音信都沒有。
沒辦法,吳局隻好在不安和擔心之中等待。
4月12日,周六,吳局正在單位查閱上個季度的安全檢查記錄,電話就顯示了來電:
“吳局長,在哪?”
章玉,你打單位的座機。
“吳局長,出事了。”
慢慢說,什麼事?
“電腦被毀了,衛星掉下了,蘇經理也不見了,別墅的大牆也都倒了。”
人,什麼時間不見的?
“一大早接個電話就出去了,一直到現在,也聯係不上,你說會不會出什麼事呀?”
誰的電話?
“不知道。這幾天店裏的電話特殊多,三部座機幾乎就沒有停過。
蘇經理也一反常態,每個電話都接。
不過,有三個電話來的次數最多,蘇經理接的時間最長。
我進來聽過幾次,都是說些生意上的話。
也反複出現過新山的詞語,但內容不知道。”
你看一看她出去前接到的號碼。
“是外地的一個手機號碼。”
你用另一部電話打過去,過問一下。
“好吧!電話不放了。
(吳局耳邊傳來撥號聲,過一小會。)
你是哪位?你在哪裏?好吧!
吳局長,對方是個男的,新山人,做鐵絲網生意的。
是這之前的一個老客戶,讓我們經理給他采購大批原材料,運往新山,防風固沙,他人不在本地。”
她父母知道嗎?
“別提了,她父母整天魔魔怔怔的,神誌不清,一直都沒離開過醫生。
這一家子的好人,怎麼就見不到一點好啊!
嗚嗚嗚!”
哭也不解決問題,你覺得這裏有不正常的地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