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史前文明 探索人類的前世今生(2 / 3)

實際上,歐洲中世紀天文學家的許多科學發現,與其說是從觀測天空中得來的,還不如說是從古代人的書中得到的。然而,這些記載於古文獻中的知識是從哪裏來的呢?知識的主人又到哪裏去了呢?印第安人的古文書《波波卡·烏夫》中這樣寫道:最早的人類“精通世界上的一切事情,他們環視一下四周,馬上就能看透天體和地球內部的各個角落。他們連隱藏在深深黑暗中的東西都能看到。他們動都不動,轉眼就能看透世界。也就是說,他們從自己所在的地方就能看透全世界的各個角落。他們無與倫比地聰明、賢明……”難道是這些人創造了上述來曆不明的知識?他們與我們今天的人類又有什麼樣的關係?

史前超文明之謎

據古生物學家考證,人類從誕生至今,隻不過近300萬年的曆史。然而,許多年來,科學家相繼在地球上發現了一係列的史前文明之謎。從當今發掘和發現的各種不同史前人類文明遺跡看,從一個非常久遠的遠古時代開始,在我們這個地球上就一直存在著人類,並發展出高度發達的文明。

踩在三葉蟲上的足印

1938年美國肯塔基州柏裏學院地質係主任柏洛茲博士宣布,他在石炭紀砂岩中發現10個類人動物的腳印。顯微照片和紅外線照片證明,這些腳印是人足壓力自然造成,而非人工雕刻。據估計,有人足痕跡的這些岩石約有2.5億年曆史。

更早一些時候,有人在美國聖路易市密西西比河西岸一塊岩石上,曾發現過一對人類腳印。據地質學家判斷,這塊岩石約有二點七億年曆史。最為奇特的發現,是在美國猶他州羚羊泉。業餘化石愛好者米斯特於1968年6月發現了幾塊三葉蟲化石。他敘述說,當他用地質錘輕輕敲開一塊石片時,石片“像書本一樣打開,我吃驚地發現,一片上麵有一個人的腳印,中央處踩著三葉蟲,另一片上也顯出幾乎完整無缺的腳印形狀。更令人奇怪的是,那幾個人穿著便鞋”!

之後,1968年7月,地質學名家伯狄克博士親往羚羊泉考察,又發現了一個小孩的腳印。1968年8月,鹽湖城公立學校的一位教育工作者華特,又在含有三葉蟲化石的同一塊岩石中發現了兩個穿鞋子的人類足跡。

所有這些發現,經有關學者鑒定,均認為令人無法懷疑,是對傳統地質學的嚴重挑戰。猶他州大學地球科學博物館館長馬迪生,在記者招待會上說,那時候“地球上沒有人類,也沒有可以造成近似人類腳印的猴子、熊或大野獸,那麼,在連脊椎動物也未演化出來之前,有什麼似人的動物會在這個星球上行走呢?”

三葉蟲是細小的海洋無脊椎動物,與蝦蟹同類。在地球上存在時間從6億年前開始,至2.8億年前滅絕。而人類出現的曆史與之相比,很短,至於穿上像樣的鞋子不過三千多年。這一切,又該作何解釋?

20億年前的核反應堆

原子能技術是人類近幾十年中才開始掌握的一門高科技技術,而在非洲,卻發現了一個20億年前的核反應堆!

法國有一家工廠使用從非洲加蓬共和國進口的奧克洛鈾礦石,他們驚訝地發現,這批進口鈾礦石已被人利用過。鈾礦石的一般含鈾量為0.72%,而奧克洛鈾礦石的含鈾量卻不足0.3%。這一奇怪的現象引起了科學家們的注意。他們紛紛來到加蓬奧克洛鈾礦考察,發現了一個不可思議的史前遺跡——古老的核反應堆,由6個區域約五百噸鈾礦石構成,輸出功率估計為100千瓦。這個反應堆保存完整,結構合理,運轉時間長達50萬年之久。

據考證,奧克洛鈾礦成礦年代大約在20億年之前,成礦後不久就有了這一核反應堆。而人類隻是在幾十萬年之前才開始使用火。那麼,是誰留下了這個古老的核反應堆?是外星人的作品,還是前一代地球文明的遺跡?

礦石中的人造物

人類學會製造工具不過幾十萬年曆史,然而,人們卻從幾千萬年甚至幾億年前形成的礦石中發現人工製造的東西。

1844年,蘇格蘭特衛德河附近的礦工,在地下8英尺的岩石中發現藏有一條金線。

1845年,英國布魯斯特爵士報告,蘇格蘭京古迪采石場在石塊中發現一枚鐵釘,鐵釘的一端嵌在石塊中。

1851年,美國馬薩諸塞州多契斯特鎮進行爆破,從堅實的岩床中炸出了兩塊金屬碎片。這兩塊碎片合攏後,竟是一個鍾形器皿,高12厘米,寬17厘米,是用某種金屬製成,有點像鋅或鋅與銀的合金,表麵鑄刻著6朵花形圖案,花蕊中鑲有純銀,底部鐫刻著藤蔓花環圖紋,當地報刊譽為“精美絕倫”。

1852年,蘇格蘭一處煤礦中,在一大塊煤炭中發現一件形狀像鑽頭的鐵器,而煤塊表麵無破損,也找不到任何鑽孔。

1885年,澳大利亞一處作坊的工人,在砸碎煤塊時發現煤中有一個閃閃發光的金屬物,是一平行六麵體,兩麵隆起,其餘四麵均有深槽,形狀規則,使人無法否認這是一個人造物體。

1891年,伊利諾州摩裏遜維爾鎮的柯爾普太太在敲碎煤塊時,發現煤裏有一條鐵鏈,兩端還分別嵌在兩塊煤中。這兩塊煤原來是一個整體,隻是在敲碎時才分開。

1961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奧蘭恰市洛亨斯寶石禮品店3位合夥人蘭尼、米克謝爾和麥西,在一個海拔4300英尺的山峰上,找到一塊化石。當他們用鑽石鋸開化石時,鋸刃被堅強的東西弄壞了,打開後才發現,化石中包著一個“晶洞”,裏麵有一個像汽車火花塞一類的東西。中間是一條金屬圓芯,外包一個陶瓷軸環、軸環外又有一個已變成化石的木刻六邊形套筒,套筒外麵便是硬泥、碎石和貝殼化石碎片。據地質學家估計,這塊化石在50萬年前就已形成。而50萬年前又何來汽車火花塞?

不可思議的史前文明遺跡

距離澳大利亞東海岸約750英裏的新喀裏多尼亞島以南40英裏處,有一個叫派恩的小島。島上有四百多個像蟻丘似的古怪古塚,用沙石築成,高8至9英尺,直徑300英尺。古塚上寸草不生,古塚內也找不到任何遺骸,隻在3個古塚中各發現一根直立水泥圓柱。在另一個古塚中發現有兩根並排的水泥圓柱。這些圓柱,直徑從40英寸至75英寸不等,高40英寸至100英寸。用放射性同位素碳檢驗法測定,這些圓柱是公元前1095年至5120年間的東西。是誰在人類發明水泥之前就已使用水泥了?這些圓柱究竟有什麼用處?為什麼在附近找不到任何有關的人類遺物?

在南美發現一個秘密的隧道係統。這個隧道係統的秘密入口處由印第安人的一個部落把守,一直通向250米深的地下。隧道內壁光潔平滑,頂部平坦。其中有幾處寬闊的廳洞,竟有噴氣客機停機庫那麼巨大。在一處寬53米、長164米的大廳中,放著一張桌子,七把椅子。這些桌椅不知用何種材料製成,像石頭又不冰冷,像塑料卻堅硬如鋼。

在美國佛羅裏達州、佐治亞州及南卡群島一帶海底,人們發現一條路麵寬闊的平坦大道。潛水艇安上輪子後可以像公共汽車一樣在大道上行駛。

超時代的技術

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托普卡比宮珍藏著一張奇特的古代地圖。這張古地圖是18世紀初發現的,看樣子是一份複製品。地圖上,隻有地中海地區畫得十分精確,其餘地區,如美洲、非洲都嚴重變形。然而,當科學家們進一步深入研究時,驚訝地發現,這張古地圖其實是一張空中鳥瞰圖。同阿波羅八號飛船所拍攝的地球照片相比,土耳其的這張古地圖就像是它的翻版一樣。地圖上美洲、非洲的變形輪廓線,同阿波羅飛船拍攝的照片完全重合。尤其令人驚訝的是,古地圖上還繪出了南極洲冰層覆蓋下的複雜地貌,同南極探險隊在1952年用回聲探測儀對南極冰下地形的探測圖毫無二致。是什麼人在遠古時代就已掌握了太空航攝的高技術?

南美喀喀湖高原,古城第阿瓦拉克神秘的廢墟,有一座用整塊紅色砂岩雕刻成的巨大神像。神像上刻有一幅完整無缺的星空圖以及上百個符號。考古學家多年研究,終於破譯了星圖及符號。他們認為,這幅星圖所描繪的是2.7萬年前的古代星空,那些符號記述的是極為深奧的天文知識。這些知識是現代人類所未掌握的。數萬年前居住在南美喀喀湖畔的古人類,又怎樣掌握了超過現代人類的天文知識?

更為奇特的是,1921年在非洲讚比亞,人們發現了一個古尼德人的頭骨,頭骨左方有一個邊緣平滑的圓孔,這圓孔唯有子彈射擊才能形成。而據考證,古尼德人生活在舊石器時代中期,距今約有7萬年。當時的人類,才剛剛學會使用石斧!

還有,在巴格達城郊的一座古墓中,科學家發現一組兩千年前的化學電池,他們仿造古電池成功地獲得0.5伏電壓,持續工作了18天。世界公認的第一個電池,是公元1800年發明的,距今才200年。

在埃及金字塔中,考古學家們從一具男童木乃伊的左胸中發現一顆人造心髒。現代醫學研製使用人工心髒不過十來年曆史,而木乃伊的這顆人造心髒卻在5千年之前,就已通過精密的外科手術安進一個男孩子的胸腔!

是否存在著史前超文明

以上種種超文明不解之謎,一些科學家認為有兩種解釋,一是外星人訪問地球所留下的痕跡,一是現代人類文明之前,曾經出現過前一屆高級人類的史前超文明。越來越多的人更為相信後一種解釋,有科學家提出了地球文明周期進化論。生物考古學家認為,地球誕生至今的45億年曆史中,地球生物經曆了5次大滅絕,生生死死,周而複始,最後一次大滅絕發生在6500萬年之前。有人據此推斷,20億年前地球上存在過高級文明生物,但不幸毀滅於一場核大戰或巨大的自然災變。億萬年的滄海桑田幾乎抹去了一切文明痕跡,僅留下極少遺物,成了現代人類的不解之謎。也有人認為,前一屆高級文明的毀滅,是因為地球氣候的周期性變化,或者因為地球磁場的周期性消失。太陽係運轉到宇宙空間某個特定位置時,地球上將會周期性地出現不適應人類生存的氣候。6500萬年前恐龍的滅絕便是一個例證。地球的這種周期性氣候變化會導致高級智慧生物的周期起源和進化。當然,這些僅是一家之言,或者說僅是一些猜測。然而,超文明的不解之謎,倒確實值得人們認真探索。

史前超文明之謎

古老曆法的暗示

世界不同地區、不同民族在長期的實踐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曆法,這裏麵包含有許多被人們所忽略的信息。讓我們選取分布在世界各個不同地區的曆法來看看,古老的曆法向我們暗示著什麼。

印度太陽曆的起點年份,是公元前11652年;而瑪雅人的曆法,每種都是以2760年為周期,以一個周期的結束日為起點,按這一周期追溯過去,就會碰到公元前11653年這個年份。

而埃及的太陽曆和亞西裏亞的曆法分別以1460年和1805年為一個循環周期,而它們上一個周期的結束時間分別是公元前1322年和公元前712年,由此為出發點,兩種曆法根據各自的周期追溯,則碰到公元前11542年。

周期上的這種一致性意味什麼呢?眾所周知,今天世界上所廣泛采用的公元紀年是以當年耶穌誕生日這一事件發生的時間作為起點年份的。那麼致使分處世界各大洲的幾種不同曆法,都不約而同地開始於一個特定時段,最合乎情理的解釋是,成為好幾種古曆法的出發點的這一時段應發生過某個重大事件,這一事件發生於公元前11653年~公元前11542年這段時間內,那麼這一時段到底發生過什麼呢?

人類曆史遭遇斷層

伊拉克東北部的克爾第斯坦山中,有一處著名的夏思代爾洞窟。它的地層像一部編年史,一層疊壓著一層,分別對應人類活動的10萬年曆史,但到了公元前1萬多年時,這裏對應的沉積層突然中斷了,人類的活動痕跡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被水衝洗過的沉澱物層,且伴隨有地震的跡象。這說明,這座位於海拔750米處的洞窟當時被水淹沒過,中斷5000年之久,才慢慢形成後來的沉積層。這與世界上許多民族傳說中的毀滅世界的大洪水不謀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