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金主的姻緣(2 / 2)

朱棣自然有他的考慮。與公主不同,在為皇子、皇孫選正室和側室之時,講究的是女子相貌出眾、溫婉知禮,卻絕不能有個強大的家族。朱姓皇朝,不信任任何的外臣,這也是明朝錦衣衛橫行、太監掌權的原因。最後導致整個大明朝的皇後、皇妃們,幾乎都沒有強大的外家。

朱瞻圻心知無望,便退而求其次,求娶禮部待郎儀智之女儀琳,不過是一個四品文官之女,手上沒多少實權,朱棣鬆了口,卻未著急下旨,而是想讓王貴妃打聽儀琳的人品相貌。

儀智有著一顆七巧玲瓏心,在王貴妃單獨召見儀琳進宮後,馬上托人花重金買通了王貴妃身邊的宮女,知道是漢世子有意求娶儀琳為側室,當下就分析了利害關係,有了定論。

漢王朱高煦和太子朱高熾一較高下的心思不是一天兩天,儀家麵上一直保持著中庸之道,與漢王結親後,無異於將自己立於明處,成為太子派係和漢王派係相角逐的耙子。當年,內閣大臣右春閣大學士解縉就是過早的投靠了太子陣營,引得皇帝猜疑, 更引起漢王不滿,最後被尋了錯處,落得個錦衣衛詔獄的下場。

儀智怎能不以此為鑒?況且,漢世子已經立了正妃,儀琳嫁過去不過是一個側室,前途一片黯暗。即使漢王成立奪得大寶,儀琳費盡千險當上皇後,以外戚不可龐大的慣例,隻怕,儀智的官職也就定在四品上了。

儀智翻來覆去睡不著覺,還是一位相好的大人給他出了主意,儀智聽了把心一橫,沒有找媒人,直接去找了吏部尚書金忠,直言要與金府結成親家。

儀智與金忠官階與權勢雖然相差甚遠,但聯姻卻是十分可行的。

古代講究“高門嫁女”,四品官家女嫁入二品官家子正合時宜,而且儀琳是那種甚得當家主母喜愛的乖巧、聰明、識大體的好兒媳人選,相反,金達在金陵的風評卻不甚好,不學無術、有勇無謀、粗曠無狀,突然掉下個這麼好的兒媳,金府上下,除了一無所覺的金達,皆是喜不自勝,尤其是金夫人,更是笑得見牙不見眼,魚尾紋多出好幾道來。

兩府快速過了庚帖,儀智跑到朱棣麵前,哭得涕淚橫流,說小女儀琳沒福氣,早早過了婚書,求皇帝解除儀家與金家聯姻,再下旨賜婚給漢世子當側室,以報皇恩浩蕩。朱棣卻不會為了一個側室傷了兵部尚書和禮部侍郎兩家的顏麵,不僅沒有怪罪,還下了金儀兩家的定親婚旨。

到嘴的鴨子就這樣飛了,漢世子怎能不怒?

順著儀琳的眼色看,怒氣更熾,隻見,儀琳麵色嬌羞的看著漢世子身後的金達,因為統一裝束,金達和同隊的大明公子哥一樣,綢製長袍,玉製腰帶,網帽束發,看著倒是少了放浪形骸,凸顯出一種氣宇軒昂的氣概,一張娃娃臉配上魁梧的身姿,倒也分外的和諧。

也難怪儀琳看得春心萌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