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知道這道石門機關重重,暗器層出不窮?”何楓立刻意識到他的話有玄機。
廖長安忽然閉口不言,神色甚是倨傲。何楓低頭察看門前墓道,見墓道上散落著許多細小的芒刺,還有鐵蒺藜、透骨釘、鐵珠子、棗核釘等等,立刻回想起在盜洞裏見到“血團子”替身骸骨的情景,心想:“原來他的替身曾經來到了這內羨門,觸發了諸多機關暗器,怪不得我們這一路過來沒有暗器激發。”當下也懶得再問他,隻用取證係統將內羨門拍攝記錄。
廖長安終究憋不住了,說:“告訴你也無妨,免得你死的不明不白。這地宮的羨門不是普通的青石材質,而是秦始皇派人數次出海求仙時運回來的寒鐵石。這石頭采自深海,比鐵還要堅硬,終年寒冷如冰,因此而得名。說到這門上的五行八卦圓盤和神獸,這可是我們羨門祖師爺子高的傑作!”說到這裏,得意之情現於言表。何楓鼻子裏嗯了一聲,並不接話。他有些失望,卻還是繼續說道:“你看它們與石門渾然一體,如從石門上生長出來的一般。其實它們是石門關閉之後才種植上去的!”
“種植?”何楓被他這個詞勾起了興趣。
見何楓終於有了興趣,他自負顯擺的心性才算是有了滿足,便滔滔不絕道:“羨門祖師爺子高將陰陽五行八卦學說融會貫通,達到無人能及的地步,說他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都不為過。我師傅說過,祖師爺子高有點石成金、化腐朽為神奇的本事,比後來的羨門高徒諸葛亮、李淳風、劉伯溫都不知要高出多少倍。他在設置各類機關的時候,隻須用手指點畫即可。那些墓道上的壁畫也是大有來頭,是對應百零八星宿的鏡像方士,擁有強大的法力。這些應該都是他用手指依照當年門下弟子的模樣點畫而成,一筆一劃都凝聚了靈力,將他們的鏡像元神都封存在此,曆經千年不散。淩月姑娘能瞧出個中端倪,實在是很難得了。這羨門上的五行八卦圓盤與神獸組合在一起,喚作‘陰陽乾坤鎖’,是祖師爺子高在秦陵修建期間,於東皇閣種下陰陽法印,召喚四神獸守護,曆時九年吸取天地陰陽之氣而成。等到地宮閉上內羨門時,他便攜此法印,深植於羨門之上。法印於羨門之上吸食由前墓道鏡像方士攝取的魂魄,才成長為現在這個樣子的。所以,它看起來是渾然天成,沒有拚合的痕跡,才能將石門牢牢鎖住。這‘陰陽乾坤鎖’頗具靈力,若有人企圖打開羨門,必陷入萬死之劫!”
何楓被他說得毛骨悚然:“原來牆壁上那些鏡像方士,竟然是攝取魂魄供養這‘陰陽乾坤鎖’的,那些可憐的苦役,連死後的魂魄都不得安身!”
他繼續道:“光是這羨門就如此神秘,這地宮所藏的秘密就更多了!的確如淩月姑娘所說,整個地宮均為羨門祖師爺子高親自設計建造。許多陰陽家風水大家都曾對秦陵的選址提出過質疑,其中,兩百多年前的一名風水大家,列出了秦陵風水三大弊端:‘其一是朝向有問題。曆代皇陵多坐北向南,但秦陵卻反其道而行之,前臨渭水,後靠秦嶺山脈的驪山。坐南向北的朝向正所謂食正北風,且穴前既無朝山也無案山,正應了那句‘風吹水劫不是穴’,實乃風煞之地;其二是陵前雖有渭水,但登穴觀之,既不彎環翕聚,又有水去不回之嫌,又應了那句‘登山見一水之斜流,退官失職’;其三是秦嶺山脈由西向東,所結之穴盡在關中等地,秦陵背靠的隻是秦嶺的背脊,為行龍的橈棹,且山脈甚為肥胖,動態不足,甚難結穴。又秦嶺眾山結穴皆在南麵,登穴所見其皆走向南方,再應了那句‘**見眾山之背去,失井離鄉’。以上三點理據,是秦王朝國祚甚短之根本原因’。按照這位風水大家的說法,我也曾多次勘察,這裏的確不是定穴下葬的風水寶地……”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