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名 劉邦(2 / 3)

劉邦在軍事上幾乎沒有任何才能,他親自指揮的戰役敗多勝少。在他的軍事履曆上,“潰彭城、失榮陽、棄成皋、敗走於宛葉之間,一日數戰,耗時數年,卻無尺寸之功”。劉邦數次陷人絕境,都是韓信率兵馳援,將他救出但劉邦最大的能耐就是善於用人,蕭何、張良都是傑出的謀略家,曹參、樊噲等人勇冠三軍,以至於開始在項羽陣營中的陳平和韓信也投奔到劉邦的麾下。劉邦正是利用這些蓋世的英才成就了他的大業。《資治通鑒》中的一段記載,正好說明了劉邦知人善任的能力:

上嚐從容與信言諸將能將兵多少。上問曰:“如我能將幾何?”信曰:“陛下不過能將十萬。”上曰:“於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為為我擒?”信曰:“陛下不能將兵而善將將,此乃信之所以為陛下擒也。且陛下,所謂天授,非人力也。”

這一點,劉邦自己也是頗有自信的。他對群臣總結自己勝利的經驗說:

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者皆人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項羽有一範增而不能用,此所以為我擒也。

秦朝滅亡後,項羽封劉邦為漢王,劉邦為了表明自己絕不北上的心跡,聽從張良的計謀,將漢中通往關中的棧道盡行燒毀。後來,他又采用韓信的計謀,“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最後重新占領了關中。謀士陳平是一個品行低下的人,他年輕的時候,曾偷他嫂子的錢;在劉邦軍中做都尉的時候,曾經接受賄賂。但劉邦認為陳平有謀略,不計較他的小節,繼續重用他。事實證明陳平沒有辜負劉邦的信任,他離間項羽和範增的關係,導致範增背疽發作而死,為劉邦消除了一大威脅。在劉邦榮陽被圍時,他出主意以2000美女列陣,用假漢王換得劉邦的性命。在後來劉邦親征匈奴,被圍在白登山,又是陳平出主意,遊說匈奴之愛妾閼氏,劉邦方得脫險。劉邦任人不計其品行,也是他的一大特點。

劉邦還有一個優點就是他能忍而且非常機警。韓信在平定了齊國之後,自恃功高,又有謀士蒯通的慫恿,要挾劉邦封他為假齊王。劉邦此時正在榮陽被圍,他對韓信這種趁勢要挾的行為憤怒之極,破口大罵。但一經旁邊的張良和陳平提醒,他馬上改口道:“大丈夫要做就做真土,何必要做假王?”如果劉邦當時沒有忍住一時之憤,楚漢相爭的結局可能就要重寫了。劉邦還善用詐術,有一次戰鬥中,劉邦胸部中矢,但他不撫胸而撫足,嘴裏還叫嚷著:“賊傷我足。”有效地穩定了軍心。

劉邦雖然雄才大略,其人格卻為人所不齒。他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功利主義者,對親人寡情少義。有一次在逃跑途中,為了減輕車的重量以利快行,他甚至要把自己的一雙兒女推下車去,如果不是夏侯嬰相救,後來的惠帝恐怕早就死在戰場上了。項羽抓住了劉邦的父親,威脅如果劉邦不投降,他就要烹了劉父。哪知劉邦卻無情地說:“吾與項羽俱北麵受命於懷王,約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爾翁,則幸分我一杯羹。”估計是項羽感到,即使烹了劉邦的父親,也沒有什麼用處,還不如留著做一個人質,竟然放過了老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