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傳統裏,“天殘地缺”或“天聾地啞”的說法幾乎是毫無疑問地被一般人
所接受。也許由於長期的患難困頓,中國神話對天地的解釋常是令人驚訝的。
在《淮南子》裏,我們發現中國的天空和中國的大地都是曾經受傷的。女媧以其柔
和的慈手補綴撫平了一切殘破。當時,天穿了,女媧煉五色石補了天。地搖了,女媧折
斷了神鼇的腳爪墊穩了四極(多像老祖母疊起報紙墊桌子腿)。她又像一個能幹的主婦,
掃了一堆蘆灰,止住了洪水。
是不是西南的崇山峻嶺給他們靈感,使他們想起這則神話呢?
天地是有缺陷的,但缺陷造成了皺折,皺折造成了奇峰幽穀之美。月亮是不能常圓。
的,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當我們心平氣和地承認這一切缺陷的時候,我們忽然發覺
沒有什麼是不可以接受的。
春意盎然的林間,有來自生命的精彩,能助你安定你的內心,安定你的那一汪湖水。
溫柔的微風,輕輕吹拂而來,你隨手的撩起你的頭發,隨手撿起過往的回憶,一切,都是那麼和諧,那麼的順其自然。
好想張開懷抱,去感受一下周圍的暖意,大聲的笑,飛跑,轉圈,跳著,將一切都攬入懷裏。
有沒有人願意聽,你來唱起這溫柔的歌,書寫出你心頭難以訴說的這一份柔軟情長,在某個角落裏,也在時光的斑駁回憶裏,追逐曾經,追逐屬於你的過往。
願世界待你以溫柔,撫平你的心,換來l安定,綠水本無波,風起,而有了波瀾。
秋日在林間散步,無意中走進一片人跡杳然的闊葉林中。遍地鋪滿了厚厚的落葉。黑的,褐的,灰的,咖啡色的,以及剛剛落下的黃的,紅的,綠的葉片。在夕陽的光照裏,組成一幅綿延的潑墨彩畫。
枯葉蝶竟然就這樣死了,這一生都在塑造自己成為一片枯葉的蝴蝶最後真的化為一片枯葉。如果不是我親眼目睹,相信無人能在一大片枯葉中,尋找出一隻蝴蝶的屍身。我把枯萎的蝴蝶,捧在手上。思及枯葉蝶是一生站立或者飛翔在枯葉與蝴蝶界限之間的。如果說它是執著於枯葉,那是對的。否則為什麼它的形狀顏色,姿勢都酷似一片葉子。如果說它是執著於蝴蝶的生命,那也是對的。酷似枯葉隻是為了保護它內在的那一隻蝴蝶。
如今它終於打破界限了,它終於放下執著了,它還原,而且完整了。
我們誰不是站立在某了界限上呢。很少有人是全然的。從左邊看也許是枯葉,從右邊看,卻是蝴蝶,飛翔時是一隻蝴蝶,落地時卻是枯葉。
佛說,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頓生氣餒,這輩子是沒的指望了,和誰路遇和誰接踵,和誰相親和誰反目,都是命定,掙紮不出。特別想到我今世從醫,和無數病患咫尺對視。若幹垂危之人,我手經治,每日查房問詢,執腕把脈,相互間凝望的頻率更是不可勝數,如有來世,將必定與他們相逢,賴不脫躲不掉的。於是這一部分隻有作罷,認了就是。但尚餘一部分,卻留了可以掌握的機緣。一些願望,如果今生屢屢矚目,就埋了一個下輩子擦肩而過的伏筆,待到日後便可再接再厲地追索和廝守。
今世,我將用餘生五百次眺望高山。我始終認為高山是地球上最無遮掩的奇跡。一個渾圓的球,有不屈的堅硬的骨骼隆起,離太陽更近,離平原更遠,它是這顆星球最勇敢最孤獨的犄角。它經曆了最殘酷的折疊,也贏得了最高聳的榮譽。它有誕生也有消亡,它將被颶風撫平,它將被酸雨衝刷,它將把潰敗的肌體化做肥沃的土地,它將在柔和的平坦中溫習偉大。我不喜歡任何關於征服高山的言論,以為那是人的菲薄和短視。真正的高山不可能被征服的,它隻是在某一個瞬間,寬容地接納了登山者,讓你在它頭頂歇息片刻,給你一窺真顏的恩賜。如同一隻鳥在樹梢啼叫,它敢說自己把大樹征服了嗎?山的存在,讓我們永保謙遜和恭敬的姿態,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有一些事物必須仰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