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烏小花著:《當代世界和平進程中的民族問題》,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61)顧昕等著:《診斷與處方:直麵中國醫療體製改革》,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版。
(62)孫光德、董克用主編:《社會保障概論》(修訂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63)胡關祿、林維業主編:《新時期群體性事件研究》,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64)楊雪冬等著:《風險社會與秩序重建》,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版。
(65)莊有剛著:《跨越風險社會——風險社會的曆史唯物主義考察》,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66)朱力著:《變遷之痛:轉型期的社會失範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版。
(67)靳江好、王郅強主編:《和諧社會建設與社會矛盾調解機製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68)徐琦等編著:《社區社會學》,中國社會出版社2003年版。
(69)葉克、蔣影明:《現代社會衝突論:從米爾斯到達倫多夫和科瑟爾》,《江蘇社會科學》1998年第2期。
(70)閻誌剛:《轉型時期應加強對社會衝突的認識和調控》,《社會科學》1998年第5期。
(71)楊東升:《當代中國社會各階層矛盾論》,《鄭州大學學報》(哲社版)2002年第1期。
(72)王滿榮:《和諧視野中的衝突》,《中國石油大學學報》(社科版)2007年第2期。
(73)於建嶸:《轉型中國的社會衝突——對當代工農維權抗爭活動的觀察和分析》,《領導者》2008年第2期。
(74)胡鞍鋼、王磊:《轉型期社會衝突事件處理的瓶頸因素與應對策略》,《河北學刊》2007年第3期。
(75)費孝通:《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1989年第4期。
(76)胡聯合等:《貧富差距對違法犯罪活動影響的實證分析》,《社會學研究》2005年第10期。
(77)徐雪梅、柳中權:《社會整合與和諧社會建設》,《理論界》2007年第12期。
(78)周沛:《社會工作和社會保障的同源性及其在和諧社會構建中的重要意義》,《江蘇社會科學》2006年第2期。
(79)Collins.Randall,1975,Conflict Sociology:Toward on Explainatory Science New York,Academic Press.
(80)Horowitz,Donald L.,1985,Ethnic Groups in Conflicts,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81)Olzak,Susan and Joane Nagel,eds.1986,Competitive Ethnic Relations,New York:The Academic Press.
(82)Oi,J.C.1995.“The Role of the Local State in China’s Transitional Economy.”The China Quarterly.No.144:1132-1149.
(83)Merton,K.Robert.The Unanticipated Consequences of Purposive Social Action.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No.6:894—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