〇〇〇
曆史沿革
驪山老母宮是由商朝時期的女媧祠演化而來,唐朝因驪山華清宮的擴建改稱“老母殿”,2001年啟用“女媧宮”宮名。
驪山老母宮久負盛名,自古及今即為一座道教宮觀,見文字記載已有3000多年曆史,現存老母宮《創修山路碑》載:“老母殿自秦漢迄今屢著神異,蓋坤輿,靈氣磅礴”。唐玄宗天寶年間(公元747—763年)大肆擴建驪山華清宮時稱老母殿,《王輿傳》記述:“此殿於唐代宗廣德元年名為老母殿”;明萬曆時(1588年)由老母殿住持於德春擴建;清順治年間,老母殿再次重建,清順治《臨潼縣誌》稱:“初、廟本小,順治中,黃冠傅姓者始增修之,建層閣殿後,北眺城邑如畫,遂稱巨觀”;文革(1966—1975年)年代,老母宮再毀,留部分主殿,人民解放軍入住;1988年,由陝西省道教協會理事、西安市道教協會副會長、老母宮主持陳園明道長、建殿前平台、欄杆、重塑老母神像後,老母宮才又重新具有往日的莊嚴景象;1996年原臨潼縣政府批準老母宮為“宗教活動場所”場所轄驪山朝元閣,成立驪山老母宮管理委員會,至此老母宮又恢複往日旺盛的宗教活動。
2001年,經臨潼區政府批準,陳園明道長又傾曆年募化資金,將破舊的老母宮徹底擴建重修,又遷建朝元閣於老母宮東南60米處。擴建後的老母宮,為全木仿故宮建築群體,整體占地20餘畝,殿堂24間,廂房80餘間,從山門入宮依次為靈宮殿、三霄殿、老母宮、殿後廊房等,整體結構伸縮得體,雕梁畫棟,是老母宮建廟史以來規模之最。
老母宮曆史遠久,其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凝聚了老母之靈氣、天地之精華,宮內有見證老母宮曆史悠久的八戒現形皂莢樹、象征道家內丹陰陽平衡、水火既濟的明代鐵鑄大口徑鐵鍋、鐵缸,含韻千年的古罄、古碑等文物。穿越時空,回歸洪荒時代,還能感受到老母(女媧)補天造人的恢宏場景;走近夏商,你會看到殷紂王褻瀆神靈,老母令千年狐妖感紂興周的正義之舉;再來到唐代,你會與李荃一起在驪山聆聽老母傳授《陰符經》的神秘奧義;還能和唐僧師徒一起經曆老母、文殊,普賢幻化母女試其釋子取經之憚心;有緣之人還會與樊黎花、穆桂英一起拜老母為師,學習十八般武藝和無邊法力。
老母宮有教職人員20餘人,都是全真龍門派道士,人人道風嚴謹,信仰堅定,每日勤勞值理香火、酒淨禮拜、誦經讀誥,為信眾香客的禮拜祈禱司罄通意,祝福一切善信,健康平安,心想事成。
朝元閣
朝元閣原位於驪山西繡嶺第一峰(依下而上),初建於唐高宗乾封元年(666年),是唐王朝朝拜其家祖“大聖祖玄元皇帝”“太上老君”李耳之閣,因唐玄宗幸溫泉宮,朝朝元閣必沐浴齋戒,天寶七載(748年)十二月,唐玄宗見玄元帝(太上老君)顯靈於朝元閣,改朝元閣為降聖觀,改會昌縣(今臨潼區)為昭應縣,改會昌山(今驪山)為昭應山……。《舊唐書》卷二十四,立老子玉像於祠內(現存陝西省碑林博物館),毀於安史之亂,後重建,五代十國後晉天福年中(936—943年)還道教,賜道士居住,清代(1855年)由住廟道士李本元再次重修。朝元閣因唐玄宗登閣喜賦詩,以後朝臣名人屬和,留下了很多千古絕唱,唐代錢起、權德輿、皇甫冉、王維、王建、白居易,明代許宗魯,清代張開宗等都親登閣內賦詩感言,留下了許多名句。
2001年由臨潼區政府經辦(因故批示),將原朝元周遷建至老母宮東南60米處,現有八卦主殿一座,山門五間,鍾、鼓樓各一座、廂房10間,整體占地2.8畝。
陰曆二月十五日是太上老君誕辰日,人們為紀念老君,每年二月十五日登山朝拜,以求平安。
驪山老母
驪山老母即女媧娘娘。《道教大詞典》載:“驪山老母殿,道教宮觀。在陝西省臨潼縣城南的驪山西繡嶺第二峰上。相傳驪山老母曾在此山煉石補天,並於唐玄宗時在此山之下向李荃傳授《陰符經》秘義。老母(女媧)仙逝後,人們將其葬於驪山之陽(今陝西省藍田縣境內),又於驪山西繡嶺第二峰上修建了一座女媧祠以為紀念,後人逐漸稱為老母殿”。曆史學家武佰倫在《西安曆史述略》中說:“老母殿供奉的是驪山老母,這個驪山老母頗有來源”;王學民先生在他著《淺談驪山老母》中,根據《路史》、《論述》、《史記》、《世本》、《尚書》和老母殿道士一代代口口相傳,以及民間傳說,認為驪山老母殿供奉的驪山老母就是女媧娘娘。
驪山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傳說中的驪山老母是上古三皇之一“女媧氏”。女媧補天造人的故事,說明女媧不僅是華夏民族的祖先,也是地球人的共同祖先。
陰曆六月十三是驪山古廟會,傳說陰曆六月十三是驪山老母生日。屆時國內外善信和西安轄區民眾皆上山,拜老母祈平安,曆時五天,可達20萬人之多。
三霄娘娘
三霄娘娘即《封神演義》中雲霄、碧霄、瓊霄三位仙女,陝西周至人,正財神趙公明之妹。三霄娘娘修成一身法力後,老母今其助周伐紂,下山時被申公豹蒙騙違背天意,與薑子牙作對被斬封神後又拜驪山老母為師,修成正果,民間稱“聰兒秀女送子娘娘”,道教尊“福壽,財星,送子”三聖。傳說老母生日期間,三霄娘娘必回來為老母拜壽,定時扶風帶雨為老母洗山,所以六月廟會期間必有大風大雨的天氣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