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知行聽出了她的弦外之音,道:“好,來年春天,我定當再來觀賞美景。”
心想:若是能再來這裏一次,那與她的關係就非同一般了。
龍菲芸道:“若能再來,那是最好,怕的是你過幾日離開遼東,重回中原之後事多煩擾,再也記不起這座小小的花園了。”
張知行道:“人在江湖,又有什麼辦法,對了,你到底要帶我去哪?”
龍菲芸笑道:“這不是已經到了嗎。”原來花園後麵有一間小屋子。
這間小屋乃是用鬆木搭成,一走近,便聞道陣陣清香傳來,進門之後之間裏麵擺著一張案幾,兩邊是竹架,上麵擺滿了書。
張知行訝道:“這裏是。。。”
龍菲芸大是得意,笑道:“你沒看錯,這裏正是區區在下的書房,天下女子都有閨房,可像我這般有自己書房的,恐怕就不多見了吧!”
張知行來到書架前,細細看去,隻見上麵‘經史子集’樣樣俱有,但最多的還是史書,從‘左傳’開始,到‘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誌’,‘唐書’、‘新唐書’等等,一直到前朝史為止。
張知行讚道:“你還真是個好學之人那!”
龍菲芸道:“說出來不怕你笑話,我天生喜歡讀書,小時候就跟個書呆子沒什麼兩樣。”
張知行道:“讀書好啊,你還入江湖做什麼,整天打打殺殺。”
龍菲芸道:“不入江湖又能做什麼?女子不能考功名,讀再多的書又有什麼用?反倒是到江湖裏闖蕩好,這裏不分男女,隻論智慧和勇氣。”
張知行靈機一動,問道:“你讀的書多,有沒有聽說過一部叫做‘乙未年野賢集著’的書?”
龍菲芸道:“沒讀過,不過一聽就是腐儒所作。”
張知行道:“是這樣啊,我還以為這是部多了不起的書呢。”
龍菲芸道:“聽這個名字應該是乙未那年朝廷修書,收集了一些民間野老們寫的書,編成的一部合集。”
張知行道:“哦,原來如此,我還納悶取個這麼拗口的名字是什麼意思?全靠你指點,這下我明白了。”
龍菲芸道:“你怎麼會聽過這麼怪的書名?書裏寫的是什麼?”
這個問題事關重大,張知行隻好扯謊:“哦,是這樣的,我有位孫師兄,以前做過翰林,也是個書迷,近來他忽然想找這本什麼‘集著’,說是前朝孤本,很珍貴,我記了這個名字下來,順便幫他問問找找。”
龍菲芸道:“孫亮安乃是當今武林中出類拔萃的人物,可惜一直無由識荊,什麼時候你幫我引見一下吧?”
張知行道:“沒問題,師兄弟裏我和孫師兄交情最好,不過我也不覺得他有多了不起,整天使喚我幹這個,幹那個,動口不動手。”
龍菲芸道:“這就是所謂‘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話一出口,她便即後悔,此話頗傷張知行的麵子,瞥了他一眼,卻見他麵色如常,不知是沒聽懂這句話的意思,還是壓根不在乎。
當下笑了笑,道:“明遇,你知道我為什麼喜歡讀史書嗎?”
張知行道:“這個我知道,‘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嘛。”說完這句話,見龍菲芸詫異地看著自己,便笑道:“這句話孫師兄常掛在嘴邊,我不知聽他說了多少遍。”
龍菲芸道:“是啊,江湖之大,紛爭之多,恰如一個亂世,亂世出英雄,可亂世也容易把命丟了,讀讀前代人物的傳記,汲取教訓,還是很有益處的。”
張知行道:“哦,但不知幼君你最佩服的人物是哪位?”
龍菲芸道:“你不妨猜一猜。”
張知行道:“是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那樣的一代雄主?”
龍菲芸道:“你太高看我了,成就帝王之業,靠的是天命所歸,我一個江湖草莽,絕不敢有此奢望。”
張知行道:“那麼就是古代的那些名臣良將,好比,好比蕭何?”
龍菲芸道:“所謂成也‘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他為了一己之私,出賣故交好友,僅此一點就不為我輩江湖人物所取。”
張知行道:“諸葛亮如何?孫師兄就挺佩服他的,不然名字中怎麼會有一個‘亮’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