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氏後來也認真考慮過童嫿的話,嫿兒說的對,她幹嘛要執著的拆散一家人呢?隻要她加入了,大家都不用相看兩厭,反而可以歡歡樂樂的享受人生了。
來到京城的第三天,童嫿已經在蔣家住了三晚了。剛到蔣家的時候,童嫿就能明顯的感覺到,蔣家的下人們對她們姐弟不懷好意。
或許是她懲治了石嬤嬤,讓大家記恨上了她。雖說石嬤嬤打理蔣家很多年了,樹大根深,盤根錯節。
可童嫿也不是吃素的,到蔣家的第二天,就奪了石嬤嬤的管家權,同時又向姥姥舉薦了自家大姐,由二姐幫襯。
解決了這些事兒之後,蔣家的下人又刻意為難。還不就是想逼童氏姐妹主動放棄管家權嘛,隻不過她們太不了解童嫿了。
童嫿看著蔣家的下人這麼懶散,認為這是個機會,於是把自己前段時間設計的“責任到人”的管理製度,連夜交給了大姐和二姐,同時也讓福敏和福茹也記得滾瓜爛熟了。
這樣等大姐管理起來的時候,也可以對症下藥。這個製度經過很多年的實踐,已經相當成熟了。她倒要看看,是哪個膽子大的奴才敢亂來。
蔣家亂成這樣,可能蔣氏是有一部分責。但是,更多的是底下的人,這些人看著蔣氏把精力放在外麵的鋪子上,很少管宅內的事,加之主子隻有她一個,沒有其他大家宅院裏的後宅之爭。
可恰恰問題就出在這裏,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何況這經常沒有主子的大宅子裏呢。蔣家的下人分幫結派,私底下內鬥不斷,隻不過大家都聰明的不去驚動蔣氏而已。
童嫿還建議大姐童婛,把這段時間自己看到的,同是一黨的下人分開安排活計,姐妹三個忙活了兩天終於把蔣家的下人來了個大洗牌,這樣大家互相製衡,倒也不會輕易出什麼錯。
再加上她們又設置了相當嚴厲的懲罰製度,把家裏的下人嚇住了個七七八八。剛開始的時候是有人去蔣氏哪裏鳴不平,結果被重重的責罰了一番之後,也就沒人去敢告童家姐妹的狀了。
蔣氏必定是知道家裏的下人之間的貓貓狗狗,隻不過不願多管罷了,現在她既然指定了人來管,那肯定是不允許人搗亂的,更何況這些人是她看重的外孫女!
“大姐,剩下的事就看你和三姐的了,我回趟家,我要去看看爹爹他們開鋪子的事商量的怎麼樣了。”
“好,那你去吧,多帶幾個人,京城比較亂,你路上小心些。”
“好,沒問題,大姐你快別嘮叨了,我這才來了第三天你就嘮叨成這樣,我真替栓子哥感到悲哀呀。”
這次的事情其實已經處理的差不多了,京城逼童嫿想象中的樣子還要令他著迷。童嫿本就喜歡古代,加之,京城算是大瀚最繁華的地方了。這次來,她一定要好好考察考擦。
“你說什麼,你有本事再說一遍,看我不收拾你這滿嘴亂說的臭丫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