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 提高注意力技巧的培養(1 / 2)

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動指向和集中於一定的事物或活動;指向是指在一定時間裏人的心理活動圍繞一定的對象展開,而不感知其他的對象。集中比指向更深入一步,它表現為人對心理活動所指向的事物付出全部精力,並使活動有目的,按計劃,不受內外幹擾地深入開展下去。

注意力並不是一種獨立的心理過程,而是伴隨著心理過程存在的心理特性,並使心理過程順利進行的一種保證。注意力維持著觀察、記憶、思維、想象等心理過程,如果沒有注意力,這簡單的活動也不能進行,更無法從事複雜活動。可見,注意力是人們從事活動、獲得知識,提高工作效率的必要前提。

人的注意一般分為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有意注意是指一種自覺的,有預定目的的注意,它往往需要一定的意誌努力,無意注意則與有意注意相對,是人無目的的,不需要意誌努力的注意。

人的各種知識、技能的獲得與這兩種注意有直接的關係,其中有意注意起了主要的作用。孩子的注意力水平的發展尚處於較低級的階段,雖然有意注意已有相當的發展,但仍有待於進一步改善和提高。

培養孩子超常的智力,就必須培養孩子具有出色的注意力。

培養孩子的注意力可以從以下幾方麵入手。

1.發展有意注意

家長應指導孩子在每次學習的開始都應十分明確自己的學習目的,主要學習什麼,其次學習什麼。把注意力高度集中的主要方麵,在次要方麵分配適當的精力。為了能達到明確注意中心的目的,家長可以讓孩子一邊學習一邊出聲地念出學習的目的,以此訓練孩子的有意注意。一段時間後,孩子就能學會根據學習目的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有意注意有了一定的發展之後,就可以不必在學習中念學習目的了。

2.協調運用有意注意與無意注意

上麵談到有意注意是人類知識輸入大腦的重要的保證,但無意注意也並不是沒有作用。無意注意的優點是,能使人在不知不覺中,興致勃勃地進行學習,無需意誌與努力也能長時間的集中學習,缺點是由於學習目的不太明確,記憶的內容雜亂無章,而且許多較難理解與記憶的部分往往記不住。

相比之下,人在進行無意注意學習時不易疲勞,消耗精力少,能長時間不間斷地進行多內容的學習。而人在進行有意注意學習時,由於需要意誌去控製,抵抗各方麵的幹擾,因而常會使學習者花費大量精力,極易疲勞,是一件艱苦的腦力活動。

為了保證孩子的身心健康,不致於使孩子用腦過度,家長要指導孩子學習泛讀和精讀。對於不太重要的知識內容應采用無意注意——泛讀的方式進行學習;而對於重要的學習內容就要采用有意注意——精讀的方式進行學習,即集中精力,認真細致地觀察、理解、記憶學習內容。絕不能浮光掠影,隻知其一不知其二。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孩子更是如此,因此家長一定要指導孩子掌握這種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協調運用的學習方法。否則孩子會因掌握了過多的知識內容而感到疲勞,對學習產生厭惡、懼怕的心理;或者知識學習了許多,但都泛泛而懂,一知半解,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