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需要倒敘的往事(2 / 2)

所以,張曼新是有求必應。

張家口市此行,使張曼新著著實實地“火”了一把。

張曼新是個知恩圖報的人。

他常說,對於別人給予的滴水之恩,我定以湧泉相報。當然,他也深諳生意場上的行規:來而無往非禮也。你好,我好,大家才都好。隻自己好,不管別人好,自己也難好。即使好了,也長不了。

於是他從自己的傭金中給了張家口市某銀行副行長王佐等四人三萬元人民幣,並三台收錄機。

張曼新給他們錢,是以傭金的名義給的。他認為,他給香港某金行鄧先生與張家口市某銀行之間當中介人,他從鄧先生手裏拿傭金;張家口市某銀行副行長王佐等人無形中給他與張家口市別的銀行之間當了中介人,他從自己掙到的傭金中分給他們一份兒,應該是合情合理的。

可是,正如俗話所說:“不怕女人嘮叨叨,就怕男人嘴不牢”。他們四個人中的一個利用“枕邊話”,把收取張曼新傭金的事兒告訴了他老婆。誰知,兩年後兩口子吵架,他老婆一氣之下,跑到公安部門告發,說他們利用職權收受外商的賄賂。

這一來就把收取傭金的事情公開化了。

不久,這四個人便被繩之以法。

不僅如此,在張家口市某銀行中凡是與這件事情前後有瓜葛的十幾個人,也都程度不同地受到了處分。

這就是這件案情的來龍去脈。

果然沒過兩天,張家口市檢察院來了兩個人,並住在了張曼新下榻的內蒙飯店。

與此同時,張曼新通過一些跡象發現,他已經被當地公安部門實行了“監控”。

“監控”,即意味著他的一些行動已經受到司法部門的監督和控製。

這無疑對張曼新構成了一種威懾!

當筆者問到張曼新此刻的心情時,他說,要說一點兒都不緊張,那不客觀,因為這幾年我畢竟是在國外,還不太了解國內的政治氣候。但是,盡管心裏有些緊張,總的來講還是坦然的。俗話說,“沒病死不了人”。我從“下海”那天起,就告誡自己牢記“君複自愛,莫為非行”的古箴。這些年,我是在生意上賺了不算少的錢,但這些錢都幹幹淨淨,可以講沒有一分是昧心錢。我給張家口市某銀行那幾個人的錢,是考慮到他們幫助我介紹了其他銀行的客戶,我有華僑身份,一方麵把他們也作為國際中介人,二方麵也是基於朋友情義。既然賺了錢,其中又有人家的勞動,就不該自己獨吞。況且,這些錢又是生意做成以後給他們的,之後與他們就再也沒有生意上的來往了,而不是想通過給他們這些錢賄賂他們。所以,也可以說,我當時的心情是泰然若素。

這天銀川夜晚的月亮分外亮。還沒有到月掛中天,銀川市的大街小巷就失去了黑白反差,方才還羞答答的夜姑娘那文飾的衣裙轉眼間被通體銀白的月亮漢子剝光了,不留一絲紗線。沒有掩飾,倒也誠實坦然。

這是西北高原之夜的氣質和魅力。

張曼新與張家口市檢察院的兩個來人的談話,則如同皓月當空的夜晚一樣透明,一樣粗獷,一樣坦誠。

盡管張家口市檢察院的兩個人在起初的盤問中使用了一些職業性的威嚴字眼兒,但張曼新的回答始終認定他給張家口市某銀行那幾個人的錢是他們勞動所得的傭金。

他們在結束談話時,已經是談笑風生,彼此沒有揣度和戒備了。

事後,他們告訴張曼新,本來他們是準備將他帶走的,拘捕證都已經開好了。可是通過與他談話,覺得他的確是出自對朋友的一種回報,經請示領導,不但同意不拘捕他,並且還歡迎他到張家口市去觀光,去投資。

張曼新聞聽一笑:“這麼說,我們是不打不成交囉?”

“對,不打不成交!”張家口市檢察院的兩個人點頭作答。

於是,三個人開懷大笑。

在張家口市檢察院的兩個人離開銀川時,張曼新與他們同乘一列火車,又同在一個包廂。當列車即將抵達張家口市火車站時,他們互留通訊地址,熱烈握手,依依惜別。

不久,張家口市銀行王佐等四人被釋放。

筆者直言不諱地問張曼新:“在這個問題上,你給銀行那幾個頭頭的錢,說是酬金,可要是法院裁定是行賄,也不是沒有道理,那樣你豈不是要倒黴?”

張曼新一笑,而且笑得意味深長:“我怎麼不知道會有很大風險呢?可是,一想到那麼多人受連累,我就把自己的風險忘掉了。人哪,什麼時候都不能太自私,大家要都時刻多為別人想想,世界上會少許多是非和災難。”

§§第五章 布達佩斯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