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節 白鷗飛處帶詩來(1 / 1)

一位慈眉善目的老人坐在水邊,滿麵春風與海鷗深情對視,海鷗翩翩展翅,似與老人嬉戲,這可愛的精靈在他手上、身邊蹁躚環繞……人鷗和諧共處的畫麵凝聚成一道別致的風景。

我原以為這隻是翠湖公園一個普通的雕塑裝飾,其實這座雕塑背後還流傳著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有一位名叫吳慶恒的退休工人,每當冬季來臨,便來到昆明翠湖之畔,去喂那裏越冬的紅嘴鷗,與海鷗結下了難解的情緣。老人風雨無阻,每天佝僂著背,背一個大大的裝著鷗食的布包,步行兩三個鍾頭,來到翠湖湖畔來給鳥兒們喂食,與鳥兒們嬉戲,不讓任何人傷害它們……因為紅嘴鷗的到來,老人的開銷也突然大了起來,每月308塊錢的退休金月月用得精光。為了喂養這些來自西伯利亞的紅嘴鷗,老人幾乎每天都啃著兩個幹饅頭,喝著舊飲料瓶裝的茶水。但4~5塊錢一斤的餅幹,他一買就是一大布袋,眼睛都不眨一下。有時沒錢買餅幹或想給紅嘴鷗換換口味的時候,老人幹脆就買來麵粉和雞蛋,親自給鳥兒們做美味佳肴——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紅嘴鷗“認識”了這個佝僂的老人,隻要老人一來,鳥兒們就會像一群孩子一樣圍繞著他,久久不願散去!

後來有一天,老人永遠地走了,海鷗在老人的遺像前翻飛盤旋,連聲哀鳴,後又肅立不動,像是為老人守靈的“兒女”,不忍離開自己的親人,這一幕讓在場的人無不為之動容。

老人對海鷗深深的愛感動了昆明市民,大家自發為這位“海鷗老人”捐款修建銅像。聽完這個故事,我感慨萬千——一個平凡的退休工人,生活如此拮據,卻有著如此博愛的胸襟!在我眼前,仿佛又展現出老人與海鷗在翠湖邊相依相隨的情景,他穿著那件褪色的布衣,背著那個褪色的鳥食藍布包,撮著嘴,深情地呼喚著海鷗的名字,給它們喂食,和它們親昵耳語……

人鷗情深,感人肺腑!這讓我想起不久前的一件事情:我剛做完手術不久,同事陪我一起去菜市場想給我買條鱸魚補補身子,結果鱸魚沒有買到卻買了一隻鴿子。正在我猶豫不決的時候,老板娘已經把這隻活潑的白鴿給宰了……這樣草菅鳥命讓我感到很不安,其實動物也是有靈性的!書上說海鷗善解人意,可以預報天氣,又是航標。因為海鷗喜歡在礁石附近飛鳴覓食,因此,航船可以安全地饒過海上暗礁。海鷗啄食後,上下翻飛翔舞,潔白美麗的身影,充滿詩意,正所謂“白鷗飛處帶詩來”。

位於昆明五華山西麓的翠湖,山色空蒙,水光瀲灩,海鷗翔集,蔚為壯觀。這飛翔的紅嘴鷗就是一行行美麗的詩句!如今,在這美麗的翠湖之畔,出現了許許多多像“海鷗老人”那樣充滿愛心的遊客,據說今年來昆明過冬的紅嘴鷗有三萬多隻呢,比當年多了好幾倍。

2009年1月8日於昆明初就

§§第二章 故鄉的灶底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