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著力推動以消費拉動經濟增長(1 / 3)

宏觀經濟

作者:張博文 石麗竹

摘 要:“十二五”時期是甘肅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時期。消費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大引擎之一,對甘肅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拉動經濟的快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總結甘肅消費支出現狀的基礎上,分析了製約甘肅消費經濟發展的各種因素,並提出了推動消費增長的相關對策建議。

關鍵詞:甘肅 經濟增長 消費

近年來,甘肅經濟增長迅速,“十一五”期間年均增長11.1%。從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看,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明顯,2008年,甘肅最終消費支出1949.83億元,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高達70.84%。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世界各國貿易壁壘明顯增強,我國出口受阻嚴重,國家實施一係列措施擴大內需,使得我國經濟啟穩回升,保持了經濟發展的良好勢頭。國家和甘肅省“十二五”規劃中都提出要積極應對全球經濟挑戰,堅持以擴大內需為導向,加快發展方式轉變,進一步增強消費拉動能力,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因此,研究製約甘肅經濟發展和消費增長的障礙和製約因素,探討積極的應對措施,對於實現甘肅經濟的跨越式發展和長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一、甘肅消費支出的現狀

(一)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逐漸減弱

2000-2008年,甘肅生產總值增長2.02倍(支出法,現值);其中投資增長3.32倍,最終消費增長2.07倍,投資增長速度明顯快於消費增長速度。同時,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也呈逐年下降趨勢,從2001年的91.85%下降為2008年的70.84%, 2006年僅為49.58%。

(二)最終消費中政府消費增長速度高於居民消費

2000-2008年,全省居民消費支出從496.35億元增長到1276.99億元,8年間增長1.57倍;而同期政府消費支出從139.37億元增長到672.84億元,增長3.83倍,政府消費支出增速明顯高於居民消費支出。從最終消費的結構看,2000年,居民消費支出占78.08%,政府占21.92%;到2008年,居民消費支出占比下降為65.49%,政府消費支出上升到34.51%,政府推動消費增長的趨勢明顯。

(三)農村居民消費低於城鎮

2000-2008年,全省農村居民消費支出從206.07億元增加到443.21億元,增長1.15倍;而同期城鎮居民消費支出從290.28億元增加到833.78億元,增長1.87倍。從居民消費結構看,2000年城鄉居民消費支出比為41.52:58.48,到2008年變化為34.71:65.29,農村居民消費能力呈明顯減弱趨勢。

二、影響消費支出的主要因素分析

(一)收入差距擴大對消費產生製約

凱恩斯認為,隨著收入的增長,居民消費支出也隨之增加,但消費增加的幅度低於收入增加的幅度,即邊際消費傾向呈下降趨勢。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市場經濟製度的完善,甘肅人民收入和消費支出都呈現增長趨勢,但不同收入人群的消費能力明顯不同,低收入人群消費率明顯高於高收入人群,隨收入增加,消費率呈現遞減趨勢。以農村為例,2008年甘肅農村人均純收入2723.80元,消費率88.15%。其中高收入戶人均純收入5841.40元,低收入戶人均1124.77元,兩類人群收入相差4716.63元,前者是後者的4倍多。從支出情況看,低收入人群處於負債消費狀態,其負債率高達34.36%;而高收入人群消費率僅為71.49%。全省60%左右的農村調查戶人均純收入低於全省平均水平,這種收入差距擴大導致低收入群體對消費需求產生抑製、高收入人群邊際消費傾向降低,進而使得全社會消費受到限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