鴆城(18)(1 / 1)

鳳姑眼神複雜地看著沙華,二人一直沉默,誰也不曾開口,一直到達普陀寺,鳳姑才細聲喚著沙華,將她帶下馬車,往普陀寺的後門走去。

烽巒國最大的寺院,住持人慧禪法師是最受烽巒國百姓敬仰的法師,所有王宮中人,都是到這裏禮佛,烽巒國的王,也曾到這裏參禪,而烽巒國現在的王後君若蘭,也會偶爾到這裏禮佛,或小居數天。

“大師!”鳳姑向住持人慧禪法師行禮,慧禪法師雙手合十,朝沙華和鳳姑和善微笑:“阿彌陀佛,鳳姑近來可好?老衲早收到君王後的信,你們且隨我來。”

“謝過大師,有大師的關心,鳳姑萬分感激,鳳姑賤體,竟敢勞煩大師操心,真是罪過。”鳳姑臉上一片感激之情,帶著沙華尾隨慧禪法師往後苑走去。龐大的普陀寺後院,幽靜得令人心神鬆弛,雕刻神似的佛像,讓人望之而肅然起敬。

沙華和鳳姑一直住在普陀寺後院,每天,天色微亮便聞到陣陣誦經聲,夜裏,有木魚聲,佛燈長久不滅,檀香縷縷,伴風而眠。

直到第七天,普陀寺裏重兵駐守,所有香客全被擋在寺外,君王後下令,接回一直在普陀寺靜修九年的三王子,九年前,君王後倘未冊封帝後之時,曾產下一名男嬰,後不知何故而失蹤,這件懸殊的後宮爭奪,一直得不到水落石出,而君王後,一直堅稱,嬰兒平安無事,隻是體弱多病,不適宜露麵。

短短三年內,君若蘭排除一切障礙,登上帝後之位,但對當日的王子一事隻字不提,一向微笑帶過,烽巒國王在此之前,有子嗣二名,大王子靳聽,二王子忻聽,君王後之子,則是三王子。

君王後命左將楊淵前往普陀寺迎接當今三王子回宮,烽巒國的百姓乍聞如此轟動的消息,將普陀寺外圍得水泄不通,爭先恐後地,隻為目睹這位傳說中的三王子一眼。

楊淵禮貌地跟隨慧禪大師一一參拜完所有佛堂後,才尾隨慧禪大師往後院走去。清雅的後院內,鳳姑正努力地為沙華改為形象,沙華銀綠的長發被梳得整齊貼服,末了,鳳姑將她的長發高高盤起,束成一個發簪,別了一枚深綠色的玉簪在上麵。

鳳姑將沙華的身體纏緊後,才取了一套白色的男裝為她換上,片刻後,佇立在鳳姑麵前的,是一名英姿煥發的俊美小少年。沙華一臉漠然,她的嘴角露出譏笑,鳳姑眼神為之一愣,從何時起,沙華變得如此邪魅?帶著深深的疑惑,鳳姑領著沙華走出廂閣。

楊淵與慧禪大師一早迎在門外,乍見沙華時,二人表情跟鳳姑一樣,深深震驚。白衣飄飛,顏如珠玉,銀綠長發高高束起,綠色的眸子,帶著一股懾人的魅惑。這個俊美如廝的少年,真的是她麼?一身男裝在身,英姿颯爽,俊美得令人不敢妄自忖測,不舍褻瀆。

良久,楊淵回過神,恭敬地朝沙華說:“末將領君王後之旨,前來恭迎三殿下回宮,敢問殿下,是否可以起程?”楊淵久經沙場,曆戰無數,自然很快便恢複常態,問得不卑不亢。

沙華朝他點頭,楊淵急讓在一旁,沙華白色衣袖拂過楊淵麵前,直朝普陀寺正門走去,一路上士兵排成行,守護兩旁,鳳姑緊緊跟隨沙華後麵。

當沙華步出普陀寺之時,外麵一片暄嘩。“好俊俏的少年,他便是三王子?”人群中有人驚呼。一片驚豔,如此絕美少年,世間能尋出幾個?

“他的頭發長得好漂亮!”

“是啊,還有他的眼睛,好妖媚,像女人的眼睛,很吸引人。”人群中有人驚歎。

“君王後是我國最美的女子,三王子是她所生,自然是繼承了君王後的美麗,不過,可惜是個男子,若為女子,不知迷倒多少人,長大必然傾城傾國!”有人悄悄討論著。沙華置若罔聞,轉身直踏上楊淵為她準備好的華麗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