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大明宮遺址公園建築意義與發展(1 / 2)

淺談大明宮遺址公園建築意義與發展

視覺殿堂

作者:馬一涵 詹秦川

[摘要] 盛唐是中國曆史上最為絢爛的一段記憶。而這段記憶中最華彩的篇章則是大明宮。唐大明宮是唐代的政治中心和國家象征,是我國古代宮殿建築的傑作,它在240年的曆史中,充分展示了包容開放、奮發進取的盛唐精神和中華民族璀璨奪目的文明成果。大明宮遺址作為人類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極高的曆史意義以及藝術價值,讓我們再次領略了盛唐時期那獨領風騷的鼎盛繁華。

[關鍵詞] 大明宮 遺址公園 建築藝術 文化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21.044

隨著人們對民族曆史文化需求的日益增加,對此我們也越來越重視。唐文化的熱潮,西安肩負著傳播、挖掘、重現唐文化的重任。西安大明宮是中華民族的重要人文象征,它們不僅是世界上規劃最具特色、規模最大的宮殿群,也是中華文化與世界文明的交融點。所以,研究大明宮人文精神以及布局的原貌,使我們更清楚的認知,唐代作為中國鼎盛王朝所透出的繁華與氣魄,對西安未來更好的建設、發展、創新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借鑒。

一、西安唐大明宮遺址地區概況以及布局

大明宮位於唐長安城龍首塬上,建築規模宏大,氣勢雄偉,其遺址主體麵積約為3.2平方公裏,宮牆周長近8000米。唐大明宮在總體布局、建築技術與藝術等方麵均達到了極高的成就,是中國曆史上最大的宮殿建築群落之一,被譽為“中國宮殿建築的巔峰之作”。

中軸線思想在我國宮殿建築規劃中形成比較早,至少不遲於西漢。大明宮真正完全按照中正、對稱的中軸線原則布置,沿中軸線對稱,左中右三路的布局方式,成為後世宮殿遵循的基本布局。這是封建時代宗法禮製和帝王權威的象征。三大殿(宣政殿,紫宸殿,延英殿)製度,對後世宮廷建築布局影響極為深遠。如,北宋開封皇宮、紫禁城太和、中和、保和三殿實際就是對唐三大殿製的臨摹。三大殿製度已成為中國封建社會中後期很多宮城的基本特征。

二、大明宮遺址公園空間的建築藝術

它在建築藝術風格上,具有恢宏、樸質、真實的品格。含元殿、麟德殿、宣政殿、紫哀殿、三清殿等建築物,營造出了壯闊肅穆的氛圍。同時,二宮還顯現出質樸、真實的特點,在宮城遺物中,沒有純粹為了裝飾而在建築物上加上去的構件、沒有為了屈從於裝飾要求的而歪曲建築材料性能,這和明清宮殿專好於雕琢恰恰相反,單體與群體、局部與全部之間的有機聯係是唐人營造宮殿更看中的,而不是追求過於矯揉造作的裝飾和細碎俗豔的色彩,給人們的印象是在形式的宏麗中蘊含更為內在的精神、更為動人的雄渾和闊大。

在建築藝術創作上,體現出的獨創精神難能可貴。大明宮無論是建築與大環境的融合、建築群的總體布局方式,還是單體建築的造型、結構、空間構思以至建築的細部處理、建築裝飾做法都有著開創性的成就。如,開創了“前朝後苑、三大殿製、左中右三路”的總體布局方式;開創了“宮苑結合、宮城中設內苑、外擁禁苑”的宮城建築與大環境巧妙結合的處置體係;開創了含元殿反凹字型的門網形製等等。這些創舉是繼兩漢以來在建築藝術上的又一次質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