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走自己的獨立之路
擁有了獨立的品質,養成了獨立的習慣,就要把它運用到實際中去。走自己的奮鬥之路,無論艱難困苦,都堅持到底,不畏風雨,終究會看到絢麗的彩虹。我們創業理當如此,理當養成走獨立的路的習慣和性格。無論從現實的角度來看,還是從老一輩成功者的身上,“走自己的路”一直是一道閃亮的風景,不斷激勵著一代代人勇敢向前,開創著屬於自己的獨立天地。
這裏有一個故事,從這個故事中,可以得到啟示,也可以得到力量。這是發生在十年浩劫裏的故事:
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使千萬個“文化人”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曆史卻又證實了他們身上的一種精神:獨立,求實,為真理而奮鬥。
1963年,史學界把毛澤東提出的“階級鬥爭,一抓就靈”的觀點視為馬克思主義最經典的理論引入史學界,迅速地掀起極“左”浪潮,有人把批判的矛頭直指翦伯讚。
根據毛澤東階級鬥爭的原則,批判者們為翦伯讚列出了“脫離了馬克思主義的階級觀點”和“不是馬克思主義的曆史主義”兩大罪狀。這兩大罪狀的宣布用心是非常險惡的,其目的是要將翦伯讚開除出“馬克思主義的隊伍”,置於死地而後快。批判者的觀點很快在《曆史研究》上刊載出來,點燃了全國範圍的“批翦運動”,各種批翦文章連篇累牘地在各種報紙、雜誌、廣播等新聞媒體上發表,批判的調子越來越高,造成的聲勢越來越大。麵對著這漫天的批判,麵對著莫須有的“罪狀”,翦伯讚是有口難辯,也無處申辯,然而他的態度卻是十分明確的。這年12月,他在給友人的一封信中說道:“在真理的問題上,不能讓步。這是一個馬克思主義者應有的態度。”
在那帽子、棍子滿天飛的歲月裏,翦伯讚通過一係列的言行不斷地將這種態度表現出來。
1965年6月,毛澤東批示將聶元梓等人貼出的一張大字報在全國廣播,十年浩劫拉開了序幕。《光明日報》單刀直入,把批判的矛頭直指翦伯讚,6月1日這一天發表了《評翦伯讚的〈中國史綱要〉》和《翦伯讚是怎樣積極賣身投靠蔣家王朝的》等文章,翦伯讚一下子跌進了深穀,成為眾矢之的。從這天開始,許多人湧到翦伯讚家向他興師問罪,每天都要折騰十幾次。家裏的許多小擺設、字畫被人順手牽羊拿走,遭到了空前的浩劫。這種局麵一直到工作組來到後才有所緩解。
然而,正義之心是不可戰勝的。翦伯讚盡管受到了如此的待遇,他堅持真理的決心、做人的標準卻沒有改變。
1965年11月,姚文元發表了《評新編曆史劇〈海瑞罷官〉》,翦伯讚讀罷大怒,痛罵姚文元。“為什麼要對吳晗同誌那麼粗暴”、“亂打棍子”、“亂扣帽子”、“這樣搞,以後沒有人敢寫曆史劇了”。
1966年,報刊上點名批評翦伯讚的文章越來越多,各種帽子、棍子紛紛落在翦伯讚的頭上、身上。此時的翦伯讚已沒有任何發言權,但翦伯讚卻沒有向惡勢力低頭,他曾沉痛地跟友人說道:“說我反黨反社會主義,我死不瞑目”,“我要等著看到批判我的最後一篇文章”。翦伯讚相信真理是在自己手裏的,相信我們的黨、我們的人民最後一定能戰勝這群醜類,迎來新的紀元。
1968年夏,翦氏夫婦被掃地出門,囚禁在一間小黑屋中,每月兩人僅有30元的生活費。
中央文革要剪伯讚揭發劉少奇的“內奸”行為。翦伯讚嚴辭拒絕了這一無恥要求。專案組的人便以立即“逮捕”、“坐牢”、“槍斃”相威脅,連續逼供了二十多天。為了維護實事求是的原則,並實踐自己的誓言——“我總是走自己的路”,翦伯讚與他的妻子在12月18日夜一起飲藥棄世而去。
翦伯讚以堅持真理、堅持正義而死,雖死猶生。
這些人,他們在走著自己的路,堅定而自信。同時,也走出了一種做人的品格,展現了一種偉大的魅力。
也許這個故事過於悲慘的結局會令人心痛,但是主人公留給我們的力量卻是無窮無盡的。隻有獨立而堅定地走自己的路的人,才會成為後人真正承認的人。當然,這種事情從此不會再發生,但這種精神是值得我們永遠學習的。我們要有這種精神,養成獨立的習慣,無論在精神上還是行動上,無論是在逆境中還是在順境中。用這種精神武裝自己,在獨立前行的路上勇敢地麵對一切,麵對所有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