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3章 盡量讓孩子說話(1 / 1)

大多數人要使別人同意他自己的觀點時,將話說得太多了,尤其是身為家長的父母或老師,常犯這種錯誤。盡量讓孩子說話吧,他們對自己的學習、生活和自己的問題,了解得比你多。即使你在批評孩子的時候,也要向孩子提出問題,讓孩子講述自己的看法。

如果你不同意他的看法,你也許會很想打斷他的講話。但不要那樣,那樣做很危險。當他有許多話急著說出來的時候,他是不會理你的。因此你要耐心地聽著,抱著一種開放的心胸,要做得誠懇,讓他充分地說出他的看法。

盡量讓孩子講話,有助於處理家庭裏發生的矛盾。芭貝拉·魏爾生和他女兒洛瑞的關係快速地惡化下去,洛瑞過去是一個很乖、很快樂的小孩,但是到了十幾歲卻變得很不合作,有的時候,甚至於喜歡爭辯不已。魏爾生太太曾經教訓過她,恐嚇過她,還處罰過她,但是一切都收不到效果。

一天,魏爾生太太放棄了一切努力。洛瑞不聽她的話,家事還沒有做完就離家去看她的女朋友。

在女兒回來的時候,魏爾生太太本來想對她大吼一番。但是她已經沒有發脾氣的力氣了。魏爾生太太隻是看著女兒並且傷心地說:“洛瑞,為什麼會這樣?”

洛瑞看出媽媽的心情,用平靜的語氣問魏爾生太太:“你真的要知道?”

魏爾生太太點點頭,於是洛瑞就告訴了媽媽自己的想法。開始還有點吞吞吐吐,後來就毫無保留地說出了一切情形。

魏爾生太太從來沒有聽過女兒的心裏話,她總是告訴女兒該做這該做那。當女兒要把自己的想法、感覺、看法告訴她的時候,她總是打斷她的話,而給女兒更多的命令。

魏爾生太太開始認識到,女兒需要的不是一個忙碌的母親,而是一個密友,讓她把成長所帶給她的苦悶和混亂發泄出來。過去自己應該聽的時候,卻隻是講,自己從來都沒有聽她說話。

從那次以後,魏爾生太太想批評女兒的時候,就總是先讓女兒盡量地說,讓女兒把她心裏的事都告訴自己。她們之間的關係大為改善。不需要更多的批評,女兒再度成為一名很合作的人。

讓孩子方多多說話,試著去了解孩子,從他的觀點來看待事情,就能創造生活奇跡,使你得到孩子的友誼,減少摩擦和困難。

記著,孩子也許完全錯誤,但他並不認為如此。因此,不要責備他。試著去了解他,隻有聰明容忍、特別的人才會這麼做。

孩子之所以那麼想,一定存在著某種原因。查出那個隱藏的原因,你就等於擁有解答他的行為、也許是他的個性的鑰匙。

試著忠實地使自己置身於他的處境。

如果你對自己說:“如果我處在他的情況下,我會有什麼感覺,有什麼反應?”那你就會節省不少時間及苦惱。戴爾·卡耐基指出:“若對原因發生興趣,我們就不太會對結果不喜歡。”

吉拉德·黎仁柏在他的《打入別人的心》一書評論說:

“在你表現出你認為別人的觀念和感覺與你自己的觀念和感覺一樣重要的時候,談話才會有融洽的氣氛。在開始談話的時候,要讓對方提出談話的目的或方向。如果你是聽者,你要以你所要聽到的是什麼來管製你所說的話。如果對方是聽者,你接受他的觀念將會鼓勵他打開心胸來接受你的觀念。”。

相比於國外的家長,中國的長輩更信奉千萬年來流傳的“言聽即從”的教子方法。然而在這個開放的時代,這套守舊的作法早已過時了。孩子們應該被教育的更有主見,更獨立。所以,講孩子講,聽孩子說,是中國當代家長和老師們迫切需要學習和掌握的方式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