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上運動:分別運動上、下肢,做抬起放下、左右分開等動作。適合體質較弱的患者。
如何掌握運動量
①以減肥為目的:堅持每日上下樓梯(或中速跑步)60~90分鍾,或以普通速度步行2~3小時。②以降低血糖為目的:將每天攝入能量10%~15%列為運動中消耗。舉例:100市斤體重的成人20分鍾運動,上下樓梯(或中速跑步)消耗100大卡熱量,普通速度步行消耗50大卡,遊泳消耗200大卡。③達到安全運動強度:即運動中最大脈率的60%。簡易計算法:170——年齡。④以代謝控製指標衡量:定期複查空腹、餐後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達到理想控製為佳。
運動療法需注意
確保安全:為防低血糖,不要在空腹時運動,運動時隨身帶些糖果,發生低血糖反應時即進食;防損傷,注意運動周圍環境,穿著鞋襪柔軟舒適;防寒防暑,看天行事,注意添減衣服;適可而止,心肺異常者,出現氣促、心悸時,應停止運動。伴有心功能不全、冠狀動脈供血不足;活動後心律紊亂加重者;伴有嚴重高血壓者(血壓大於180/105毫米汞柱)等要慎做運動,最好在運動前谘詢專業醫務人員,製定切合實際的運動計劃。
糖尿病的心理療法
糖尿病人心理治療是輔助治療的重要步驟,它以改善病人的情緒狀態,使藥物治療能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①支持心理治療:通過解釋,說理、疏導、安慰等,進行支持性心理治療,以幫助病人消除各種消極情緒反應。②認知療法:幫助病人對疾病基本知識的了解,消除不適當的預測、誤解和錯誤信念。提高治愈疾病的信心。③行為療法:某些行為療法技術,可幫助病人遵從藥物治療和飲食控製計劃,包括血糖自我監測,行為強化,行為塑造療法等。患者保持一個好的心態,才能使病情得到最好的控製。患者的心理因素很重要,它會影響治療的效果。
(七)痛風病的防治
什麼叫痛風病
是一種由於嘌呤生物合成代謝增加,尿酸產生過多或尿酸排泄不良而致血中尿酸升高,尿酸鹽結晶沉積在關節滑膜、滑囊、軟骨及其他組織中引起的反複發作性炎性疾病。關節液和痛風石中,可找到有雙折光性的單水尿酸鈉結晶為其特點。臨床特征:高尿酸血症及尿酸鹽結晶、沉積所致的特征性急性關節炎、痛風石、間質性腎炎,嚴重者見關節畸形及功能障礙,常伴尿酸性尿路結石。多見於體形肥胖的中老年男性和絕經期後婦女。隨著經濟發展和生活方式改變,其患病率逐漸上升。臨床特點:高尿酸血症、急性關節炎反複發作、痛風石形成、慢性關節炎和關節畸形,病程後期出現腎尿酸結石和痛風性腎實質病變。
痛風手
痛風的早期發現
對下列人員進行血尿酸的常規檢測:①>60歲的老年人,無論男、女及是否肥胖。②肥胖的中年男性及絕經期後的女性。③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腦血管病(如腦梗死、腦出血)病人。④2型糖尿病者。⑤原因未明的關節炎,尤其是中年以上的病人,以單關節炎發作為特征。⑥腎結石,尤其是多發性腎結石及雙側腎結石病人。⑦有痛風家族史的成員。⑧長期嗜肉類,並有飲酒習慣的中年以上的人。凡屬於以上所列情況中任何一項的人,均應主動去醫院做有關痛風的實驗室檢查,以便早發現早治療。
痛風的高發人群
①性別:男比女易患痛風,比例為20:1.女性痛風多在絕經以後,可能與卵巢功能變化及性激素分泌改變有關。②年齡:年齡大的人比年輕的人易患痛風,發病年齡約為45歲左右。生活水平提高,營養過剩,運動減少,痛風正向低齡化發展,30歲左右痛風患者也很常見。③體重:肥胖的中年男性易患痛風,尤其是不愛運動、進食肉類蛋白質較多、營養過剩的人易患痛風。④職業:企事業幹部、教師、私營企業主等社會應酬較多和腦力勞動者易患痛風。⑤飲食:進食高嘌呤飲食過多的人易患痛風,貪食肉類的人比素食的人易患痛風。⑥飲酒:酗酒的人易患痛風。
痛風病的並發症
①腎機能障礙:長期持續高尿酸血症,會使過多的尿酸鹽結晶沉澱在腎髒內,造成痛風性腎病。②缺血性心髒病:持續高尿酸血症會使過多的尿酸鹽結晶沉澱在冠狀動脈內,加上血小板的凝集亢進,均加速了動脈硬化的進展。③腎結石:痛風病人出現腎結石的機率為正常人的1000倍;尿中尿酸量越多、酸堿度越酸,越容易發生結石,多喝開水、服用小蘇打可防腎結石發生。④肥胖症:肥胖不但會使尿酸合成亢進,造成高尿酸血症,也會阻礙尿酸的排泄,易引起痛風、合並高脂血症、糖尿病。⑤高脂血症:痛風的人較常暴飲暴食,多有肥胖,合並高脂血症者多。⑥糖尿病:與肥胖症有關。⑦高血壓:痛風病人半數合並高血壓。
痛風病分期症狀1
●急性發作期症狀:發作時間通常是下半夜。表現為腳踝關節或腳指,手臂、手指關節處疼痛、腫脹、發紅,伴有劇烈疼痛。顯微鏡觀察發現患處組織內有鬆針狀尿酸鹽沉澱,引起的劇烈疼痛。發病期的血尿酸已經生成沉澱,所以尿酸值比平時最高值低。
●間歇期症狀:間歇期是指痛風兩次發病的間期,一般為數月至1年。主要表現是血尿酸濃度偏高。如果未采用降尿酸的方法,發作頻繁,痛感加重,病程延長。
●慢性期症狀:主要表現是痛風石,慢性關節炎、尿酸結石和痛風性腎炎及並發症。痛風頻繁發作,身體開始出現痛風石,時久痛風石逐步變大。尿酸的出現影響患者的健康生活。高尿酸對血管、腎髒、關節有傷害,盡早降酸,保持尿酸正常。
痛風病分期症狀2
●前期:又稱高尿酸血症期,患者可無痛風的臨床症狀,隻表現為血尿酸升高。
●早期:痛風症狀表現為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的發作。症狀消失後關節會完全恢複,但可反複發作,是一般皮下痛風石的形成期。
●中期:由於急性發作的反複出現造成的,關節出現不同程度的骨破壞與功能障礙損傷,使慢性痛風性關節炎形成。可形成皮下痛風石、尿酸性腎病及腎結石,腎功能正常或輕度減退。
●晚期:會有明顯的關節畸形及功能障礙顯現,皮下痛風石數量增多、體積增大,破潰會出現白色尿鹽結晶。尿酸性腎病及腎結石有所發展,腎功能明顯減退,可出現氮質血症及尿毒症。
痛風病症狀特點
用來區別痛風與風濕、扭傷、足筋膜炎、骨膜炎等列舉如下:①最早多在午夜發病,睡夢中疼醒大多是腳趾關節紅腫熱並有劇烈疼痛。②沒有外部創傷,出現急性的腫脹、觸痛和陣痛,檢查血尿酸偏高。③延伸到踝、手、腕、膝、肘及足部其它關節腫痛。④疼幾天自己就不疼了,過一段又會疼,而且疼的越來越厲害,持續的時間較長。⑤尿酸長期不能穩定正常,手腳關節變形,有突起,形成痛風石。
痛風治療原則目的
●治療原則:合理的飲食控製;充足的水分攝入;規律的生活製度;適當的體育活動;有效的藥物治療;定期的健康檢查。
●治療目的:①盡快終止急性關節炎發作;②防止關節炎複發;③糾正高尿酸血症,防止因尿酸鹽沉積於腎髒、關節等所引起的並發症;④防止腎髒的尿酸結晶石形成;⑤預防和治療糖尿病、肥胖、高血壓、血脂異常等並發症。
痛風病治療的舉措
①一般治療:包括采用低嘌呤低脂肪飲食、多飲水、戒除煙酒,堅持適當的體育鍛煉、控製體重避免肥胖、定期檢查等方法。②關節炎急性發作期治療:主要是控製症狀,最有效的藥物是:秋水仙堿,還有消炎痛、炎痛喜康、布洛芬等。見效快的是秋水仙堿,但副作用也最大。中藥有:清痹通絡藥酒。③間歇發作期的治療:主要是使尿酸維持正常值(6.5毫克/分升),保護腎髒功能,防止痛風性腎病。最好是使用促進尿酸排泄和抑製尿酸合成的藥物。臨床上抑製尿酸合成的藥物隻有別嘌呤醇,促進尿酸形成的藥物有丙黃舒,痛風利仙等。中藥有:複方伸筋膠囊。
痛風患者飲食五宜
①宜吃高鉀食物:香蕉、西蘭花、西芹等可減少尿酸沉澱,有助將其排出體外。多攝取堿性食物,如海帶、白菜、芹菜、黃瓜、蘋果、番茄等疏果。②宜吃固腎食物:按“六味地黃”(熟地、山茱萸、山藥、澤瀉、丹皮、茯苓)配方煎水飲用,以收滋陰補腎功效。③宜吃行氣活血舒筋活絡食物:可用桑寄生煲糖水,不放雞蛋,可加蓮子。④宜食蘋果醋加蜜糖:蘋果醋含果膠、維生素、礦物質(磷和鉀)及酵素;其酸性成分具殺菌功效,有助排除關節、血管及器官的毒素。常飲用能調節血壓、通血管、降膽固醇、有助治療關節炎及痛風症。⑤宜做適量的帶氧運動。例如遊泳、太極。
痛風患者飲食四戒
①戒吃高嘌呤的食物:如動物內髒(肝、腸、腎、腦)、海產(鮑魚、蟹、龍蝦、叁文魚、沙甸魚、吞拿魚、鯉魚、鱸魚、鱒魚、鱈魚)、貝殼食物、肉類(牛、羊、鴨、鵝、鴿)、黃豆食物、扁豆、菠菜、椰菜花、蘆筍、蘑菇、濃湯、麥皮。②戒吃高膽固醇的食物:如動物內髒(肝、腸、腎、腦)、肥肉、魷魚、魚、墨魚。③戒酒:不可飲酒、尤其是啤酒、紹興酒。一旦血中酒精濃度高達200毫克/分升,血中乳酸會隨著乙醇的氧化過程而增加,令腎髒的尿酸排泄受阻,結果使血中尿酸增加。④戒吃酸性食物:如咖啡、煎炸食物、高脂食物。酸堿不平衡,會影響身體機能,加重肝腎負擔。專家提醒:每日多喝水,多排尿,不可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