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康集》考(1 / 3)

自漢至隋時人別集,《隋書》《經籍誌》著錄四百三十五部四千三百七十七卷;合以梁所曾有,得八百八十四部八千一百二十一卷。然在今,則雖宋人重輯之本,已不多覯。若其編次有法,贈答具存,可略見原來矩度者,惟魏嵇,阮,晉二陸,陶潛,宋鮑照,齊謝朓,梁江淹而已。嚐寫得明吳匏庵叢書堂本《嵇康集》,頗勝眾本,深懼湮昧,因稍加校讎,並考其曆來卷數名稱之異同及逸文然否,以備省覽雲。

一 考卷數及名稱

《隋書》《經籍誌》:《魏中散大夫嵇康集》十三卷。(原注:梁十五卷,錄一卷。)

《唐書》《經籍誌》:《嵇康集》十五卷。

《新唐書》《藝文誌》:《嵇康集》十五卷。

案:康集最初蓋十五卷,錄一卷。隋缺二卷,及錄。至唐複完,而失其錄。其名皆曰“《嵇康集》”。

鄭樵《通誌》《藝文略》:《魏中散大夫嵇康集》十五卷。

《崇文總目》:《嵇康集》十卷。

晁公武《郡齋讀書誌》:《嵇康集》十卷。右魏嵇康叔夜也,譙國人。康美詞氣,有豐儀,不事藻飾。學不師受,博覽該通;好老莊,屬文玄遠。以魏宗室婚,拜中散大夫。景元初,鍾會譖於晉文帝,遇害。

尤袤《遂初堂書目》:《嵇康集》。

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嵇中散集》十卷。魏中散大夫譙嵇康叔夜撰。本姓奚,自會稽徙譙之銍縣稽山,家其側,遂氏焉;取稽字之上,誌其本也。所著文論六七萬言,今存於世者僅如此;《唐誌》猶有十五卷。

《宋史》《藝文誌》:《嵇康集》十卷。

馬端臨《文獻通考》《經籍考》:《嵇康集》十卷。……

案:至宋,僅存十卷,其名仍曰“《嵇康集》”。

《通誌》作十五卷者,錄《唐誌》舊文;《書錄解題》稱“《嵇中散集》”者,陳氏書久佚,清人從《永樂大典》輯出,因用後來所稱之名,原書蓋不如此。

宋時《嵇康集》大概,見王楙《野客叢書》(卷八),其文雲:“《嵇康傳》曰,康喜談名理,能屬文,撰《高士傳讚》,作《太師箴》,《聲無哀樂論》。

餘得毘陵賀方回家所藏繕寫《嵇康集》十卷,有詩六十八首,今《文選》所載才三數首;《選》惟載康《與山巨源絕交書》一首,不知又有《與呂長悌絕交》一書;《選》惟載《養生論》一篇,不知又有《與向子期論養生難答》一篇,四千餘言,辨論甚悉。

集又有《宅無吉凶攝生論難》上中下三篇;《難張遼叔自然好學論》一首;《管蔡論》,《釋私論》,《明膽論》等文。其致玄遠,悉根於理;讀之可想見當時之風致。《崇文總目》謂《嵇康集》十卷,正此本爾。

《唐藝文誌》謂《嵇康集》十五卷,不知五卷謂何?”

楊士奇《文淵閣書目》:《嵇康文集》。(原注:一部,一冊。闕。)

葉盛《菉竹堂書目》:《嵇康文集》一冊。

焦竑《國史》《經籍誌》:《嵇康集》十五卷。

高儒《百川書誌》:《嵇中散集》十卷。魏中散大夫譙人嵇康叔夜撰。詩四十七;賦十(按此字衍)三;文十五,附四。

祁承爗《澹生堂書目》:《嵇中散集》三冊。(原注:十卷,嵇康。)《嵇中散集略》一冊。(原注:一卷。)

案:明有二本。一曰“《嵇康文集》”,卷數未詳。

一曰“《嵇中散集》”,仍十卷。十五卷本宋時已不全,焦竑所錄,蓋仍襲《唐誌》舊文,不足信。

錢謙益《絳雲樓書目》:《嵇中散集》二冊。(陳景雲注:十卷。黃刻佳。)

錢曾《述古堂藏書目》:《嵇中散集》十卷。

《四庫全書總目》:《嵇中散集》十卷。……

案:至清,皆稱“《嵇中散集》”,仍十卷。其稱“《嵇康文集》”者,無聞。

孫星衍《平津館鑒藏記》:《嵇中散集》十卷。每卷目錄在前。前有嘉靖乙酉黃省曾序,稱“校次瑤編,彙為十卷”,疑此本為黃氏所定。然……與王楙所見本同。此本即從宋本翻雕;黃氏序文,特誇言之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