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屁股決定腦袋〕——董平自敘(1 / 2)

“兩麵旗牌耀日明,鎪銀鐵鎧似露凝。水磨鳳翅頭盔白,錦繡麒麟戰襖青。一對白龍爭上下,兩條銀蟒遞飛騰。河東英雄風流將,能使雙槍是董平。”這是《水滸傳》裏描寫我的一首詩,文筆生動傳神,乍一讀,感覺一個鮮活的形象躍然紙上。不錯,我的外部特征很明顯,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實際上,一個人的外部特征很好描寫。君不見,街頭巷尾那些說唱藝人,說起古時候的英雄好漢,個個都講得繪聲繪色,活靈活現。但是,一個人的內心世界很複雜,很難用文字來表達。正因為如此,《水滸傳》的作者很少描述我們的心理活動。比如說,我被兩個梁山泊女將俘虜後,很快歸順了宋江。當宋江解釋為什麼到東平府特地借糧的時候,我馬上回答:“程萬裏那廝,原是童貫門下門館先生,得此美任,安得不害百姓?若是兄長肯容董平今去賺開城門,殺入城中,共取錢糧,以為報效。”讀到這裏,細心的讀者肯定感到突兀,董平怎麼說出這種話?我承認我是這麼說的,可是話一說出口,自己也感到莫名其妙,感覺自己不是自己似的。仔細回想,我覺得那番話並不唐突,隻是作者沒有交代我的心理變化和潛在動機,才讓讀者感到不可思議。

事後,我經常納悶:同樣是一個人,我怎麼突然對他改變看法?同樣是一個人,做人怎麼突然變化那麼大?當初,我和程萬裏,一個當太守,一個做兵馬都監,同為東平府最高軍政長官。論級別,我們都是五品官員,不過他是文官,我是武職。自太祖開國以來,大宋比較重文輕武,所以程太守地位比我略高一點。那陣子,我非常敬重程太守,對他做到“兩個一樣”,即像晚輩孝順長輩一樣,像下級侍候上級一樣。如此敬重他,基於兩個原因:其一程太守有背景,他原是皇上寵臣童貫的門人,在官場上有發展前途,將來他高升了,可以向朝廷推薦我,如果他願為我牽線搭橋,跟童貫大人拉上關係,我董平可望飛黃騰達。其二程太守有一個女兒非常漂亮,我曾偶爾見過她一麵,就這一麵已經讓我神魂顛倒了,一個念頭常在我心裏縈繞,要是娶她做老婆該多好。

好幾次,我想直截了當向程太守提親,請他把女兒許配給我。仔細考慮,又覺得這樣不妥,萬一遭到拒絕,豈不太丟臉麵了嗎?正當左右為難之際,恰巧宋江帶領梁山兵馬攻打東平府。聽到消息,程太守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趕緊請我一起商議。他是文官不懂武備,要想殺敵護城,還得靠我衝鋒陷陣。在這節骨眼上,我乘勢托人去說親事,程太守回話說:“他是文官,我是武官,相贅為婿,正當其理。隻是如今賊寇臨城,事在危急,若還便許,恐被人恥笑。待得退了賊兵,保護城池無失,那時議親,亦不為晚。”他的話也有道理,可是我聽了不高興,賊寇臨城就不能議親事?我們此時聯姻怕人恥笑?我才不在乎呐,隻要你肯答應,我隨時敢和你女兒成親。這叫做喜事新辦,晚辦不如早辦。俗話說,夜長夢多。假如我把宋江兵馬打敗了,那時候他要反悔不肯,不是叫我白拚殺一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