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李逵好發財〕——李鬼自敘(1 / 2)

我叫李鬼,山東沂水縣人,與黑旋風李逵是同鄉。小時候,我就非常崇拜李逵,把他看做心中的偶像。自從那回打死人之後,李逵便逃了,一直沒回家探望。這些年來,盡管鄉親們再未見過李逵其人,但他的聲望卻與日俱增。四鄉八鄰都知道,咱百丈村出了一個好漢李逵:那家夥相當厲害,使起兩把板斧十分了得,在江州劫法場的時候,兩把板斧掄起來,砍落人頭一排排。聽說李逵現已投奔梁山泊,與眾多好漢一道打家劫舍,大碗吃魚肉,大秤分金銀。

真的,我很羨慕李逵,可惜不像他那樣有本事。俗話說,祖輩疼長孫子,爹媽疼斷腸兒。爹媽很愛我這小兒子,他們勤扒苦做省吃儉用,總想讓我吃好喝好。家裏那一畝三分地,我絲毫不感興趣,總是一天到晚東遊西蕩,也沒有正經事可幹。爹媽去世後,我和哥嫂一起生活,嫂子見我好吃懶做,對我非常冷淡,有時候我在外麵玩,過了吃飯時間,回家就吃不上飯。有一次,我問嫂子為什麼不給我留飯,她說好男兒應當自食其力,不能一輩子遊手好閑。是啊,我已經長大成人,總不能靠哥嫂供養一生。

如何自食其力呢?我反複思考,腦袋突然開了竅:李鬼李逵,李逵李鬼,這兩個名字發音相似,聽起來含混不清,我何不借李逵的名目,到附近山林裏活動,幹些攔路打劫的營生。於是,我對自己進行包裝,努力仿效李逵的模樣。李逵使的是兩把板斧。我從嫂子那裏偷了一些碎銀,找鐵匠打了兩把板斧;我拿鐵板斧使了使,感覺很吃力,隻好放棄不用,再找木匠仿製兩把木板斧,用黑漆粉刷好,看上去跟鐵板斧差不多,使起來挺輕便。聽說李逵黃頭發黑臉龐,我到鎮上跑一趟,叫理發師給我染了染,頭發馬上也變黃;黑臉龐容易模仿,我隨身攜帶一包鍋灰,隻要往臉上一抹,當即變成黑臉龐。

嫂子發現家裏少了錢,查問是不是我拿了,我承認拿了錢,不過為了做生意。嫂子沒有責怪我,隻說想做生意是好事,可以直接向她要錢,不必偷偷地拿。看來嫂子支持做生意,我得放開手腳去幹,多賺些銀子讓她看看。這天早晨,我吃完了早飯,把兩把木板斧藏入衣襟裏,大搖大擺地走出了村莊。離村莊不遠處,有一片樹木茂盛的叢林,一條蜿蜒的小路通往縣城。我走進叢林,在一棵大樹邊埋伏好,一邊用鍋灰把臉抹黑,一邊觀察路上的動靜。路上,不時有當地莊稼漢行走,也有一些外地商客經過,他們大多結伴而行,我不敢貿然出動。待到晌午,隻見一個貨郎挑著擔子在路上走,前後沒有別的行人。趁此機會,我從衣襟裏取出兩把木板斧,大吼一聲衝上去,一把攔住貨郎,裝腔作勢地說:“黑旋風李逵在此,識相的留下買路錢,免得大爺奪你性命。”貨郎一聽,嚇得麵如土色,連忙跪下來求饒道:“李逵大爺饒命,小人上有老下有小,全家生計都靠小人支撐。”我厲聲催促:“廢話少說,快拿錢來!”貨郎從衣兜裏掏出幾個銅錢,顫抖著遞給我,可憐巴巴地說:“李大爺,小人是做小本生意的,沒賺得多少錢,你就發發慈悲,隨便收幾文買路錢吧。”幾文錢,打發叫花子嗎?我沒有理睬,在他全身搜索一遍,搜得一些碎銀和銅錢,再從貨擔裏拿了幾件略值錢的東西,這才放他上路。第一次順利得手,我感到異常欣喜,盡管得到的錢財不多,但總算找到了快速致富的門道。接下來,我繼續在叢林守候,又很順利地攔劫了一個婦人,從她身上搜得一點碎銀,並繳獲一些她從娘家帶回的吃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