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晚上,大約三更半夜,天上突然一聲巨響,頓時光芒四射,霞彩繚繞,一團火焰掠過虛皇壇,落入其正南的地下。宋江等看見這情景,隨即叫人拿鐵鍬鋤頭,朝火焰降落的地方挖掘。挖著,挖著,挖不到三尺深處,就挖出了一塊石碣。
讀過《水滸傳》的人不會忘記,那石碣正反麵均有龍章鳳篆式的蝌蚪文字,一般人都不認識。碰巧,有一個叫何玄通的做醮道士能夠辨認,他把蝌蚪文翻譯出來,著實令人大吃一驚。原來石碣正麵有天書三十六行,皆是天罡星,背麵也有天書七十二行,皆是地煞星,每個星相下麵注有一個梁山好漢的姓名。
告訴你,我就是那塊石碣。在成為石碣之前,我是一塊石頭,一塊古老的石頭。提起石頭,現代人往往依據科學知識,認定它是沒有生命和知覺的無機物。其實,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有靈性,石頭也不例外。曾經有一位高僧收集眾多石頭為徒,麵對它們講經說法,講得精妙的時候,這些頑石無不點頭。再說咱們石頭曆史悠久,從不腐爛變質,與天地同壽,人世間的風風雨雨都曆曆目睹,如果讓咱們講述世事滄桑,也許更加客觀而不偏頗。
“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精美的石頭會唱歌……”每次聽到這首歌曲,我總是情不自禁地點頭,伴隨優美的旋律默默哼唱。的確,咱們石頭不僅會唱歌,而且還能夠感知人情世態。說實話,咱們石頭雖然有靈性,但並非無所不能。比如說,我身上的蝌蚪文就不是隨心所欲長成的,而是人為刻出來的。盡管如此,我還是理解他們的良苦用心,懂得他們為何借石頭說話。眾所周知,我身上的蝌蚪文字其實就是梁山泊好漢的座次安排文件,列為天罡星的便是山寨的正將,列為地煞星的便是山寨副將。自古以來,不論在朝廷或江湖,排座次都是非常敏感的問題。在宮廷裏,有多少王公大臣為了爭奪位次,發生過明爭暗鬥或公開殺戮?在江湖上,有多少英雄豪俠為了爭奪位次,上演過腥風血雨的拚殺與搏鬥?不管怎樣,人是社會性動物,眾人聚合起來,總得推出首領,排出座次。在往我身上刻字之前,我聽見宋江與吳用切磋說,對於兄弟們排座次,原則上按照各人的本領、功勞和資曆確定。具體怎麼排序,委實讓宋江大傷腦筋,是召集盧員外和林衝等人開小會議定,還是讓所有弟兄參加大會討論?開小會議定,未必一碗水完全端平,恐怕引起一些誤會或不滿;開大會討論,無疑會七嘴八舌眾說紛紜,又恐怕不能達成共識並難以作出決定。正當宋江一籌莫展之際,吳用詭秘地對宋江笑道:“哥哥休要擔心,兄弟我自有妙計。”宋江當即追問,你有什麼妙計?吳用回答說:“咱們何不向陳勝學習?”宋江頓時愣了愣,眼看吳用朝地麵上的石頭(我)做了做手勢,馬上會意地點了點頭。
宋江是聰明人,也讀過不少書,當然曉得陳勝的故事。想當年,陳勝作為屯長,帶領九百名征夫去漁陽。路上遇到大雨,不能按期到達,依照法律都得被斬首。有鑒於此,陳勝與吳廣商議說,現在去漁陽是死,逃跑也是死,橫豎都是死,何不反了他。吳廣讚同陳勝的意見,於是他們舉起了造反的旗幟,直接反抗殘暴的秦王朝。為了擴大影響並使眾人信服,兩人周密策劃,讓人把寫有“陳勝王”的帛布放入魚腹裏,然後賣給營區的士兵;士兵烹食這條魚的時候,發現了魚腹中的帛書,無不感到奇怪。一時間,這個奇聞很快傳播起來。與此同時,陳勝讓吳廣夜間潛入附近的神廟,點燃篝火,模仿狐狸的聲音呼喊:“大楚興,陳勝王。”借助魚腹的帛書和狐狸的呼喊,陳勝的威望急劇上升,人們相信他不是凡夫俗人,是天命讓他擔當“稱王興楚”的重任。不消說,在石碣上刻著蝌蚪文字,冷不丁讓它暴露出來,也可以達到類似魚中帛書的效果。我相信,石碣上出現蝌蚪文,自然會讓梁山好漢聯想到這是天意。既然是天意,大家便心悅誠服,不會引起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