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才素質的概念
在了解人才基本含義的基礎上,我們需要進一步了解人才素質。人才之所以與普通人有所不同,主要在於他們具有一般人所不具有的人才素質。要想成為人才,也必須首先進行素質方麵的培養與訓練。
素質本來的含義是指構成事物的基本要素及質量規格,它用來指人的一種內在特質,在實際中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素質是指人的先天性生理解剖特點,包括一個人的身體狀況、內髒功能、神經係統的反應狀態等。廣義的素質則是指一個人在先天的生理特點的基礎上,經過後天的環境和教育的影響,形成並發展起來的相對穩定的內在質量水平。它表現為一個人的思想水平、道德品質、知識能力、個性等多方麵,但並不是指向某一個具體方麵,其機構是個完整的、協調的統一體,其組成部分是相互依存、相互製約、相互貫通、相互促進的。人的素質不具有外顯性,而是以一種內能的形式潛在,通過人與外部世界的接觸而表現和發揮出來。
“人”要成為“才”,素質問題是關鍵。人才作為社會群體中的特殊個體,與常人的素質是有差別的,正是這種差別,造成人才比常人為社會作出更多更大的貢獻。人才素質就是指那些對社會有突出貢獻的人才應具有的基本品質結構,是人的素質更典型、更集中、更高層次的體現。
二、人才素質的基本內容
人才素質從其內部心理結構來看和普通人一樣,也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大係統。這個係統由許多子係統組成,主要有以下四個子係統:
(1)生理係統。主要包括人的內髒、骨骼、內分泌和神經係統等,是人的一切活動的物質載體。對人才來說,特別重要的是神經係統反應的速度、強度和靈敏度。一個具有良好素質的人才,必須具有健康的體魄和敏捷、清晰的思維。
(2)心理定向係統。主要包括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及社會責任感等。它們對人的全部活動起著最高的調節控製和定向作用。在定向係統中,最核心的是人的世界觀,它在最高層次上決定著人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和改造活動。一個人隻有形成了正確的世界觀,在處理和解決各種問題特別是重大問題時,才不會迷失方向、誤入歧途。
(3)心理動力係統。主要包括人的需要、動機、理想、情感、興趣、愛好等方麵。它們對人們的行為起著推動作用,能使人集中自己的體力、智力去實現預期的目標。心理動力係統的基礎是人的內在需要及其所發展的層次。一個人隻有對自己的事業充滿興趣、熱情,具有強大的動力,才能有所創造,有所建樹。人才的這種表現格外突出。
(4)心理操作係統。主要包括人的記憶能力、想像能力、思維能力、表達能力以及人際交往能力、信息能力等,其核心是人的智能,智能的高低往往決定著人才成功的大小。
這四個子係統相互作用和滲透,共同構成了人才的素質有機整體,製約和促進著人才的整體素質的發揮和提高。一個普通人隻有這四個子係統協調發展,才能成長為人才。從這一點出發,人才素質內容可以簡單地概括為:從定向係統來看,人才方向明確,理想遠大,品德高尚;從動力係統來看,人才獻身事業,開拓進取,意誌頑強;從操作係統來看,人才知識豐富,結構合理,能力卓越,富於創造性;從生理係統和基礎心理來看,人才積極樂觀,心胸開闊,身心健康。
由於人才的社會性和進步性,人才素質也是一個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發展著的可變量,不同的時代對人才素質的發展要求也是不同的。社會越進步,科技越發展,對人才素質的要求越高。同時,人才素質也總是按照一定的規律並經過若幹層次逐步發展起來,由量變到質變,從不完善到比較完善,從不穩定到比較穩定,從不成熟到比較成熟,從較低水平到較高水平不斷擴展、深化、延伸。因此,人才素質也因人而異,具有差異性。
人才素質在人才的成長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人的成長要借助一定的外部條件,但起決定作用的還是自身素質。一個人一旦形成了良好的人才素質,無論外在環境怎麼變化,他都能進行創造性勞動,為社會作出貢獻。良好的人才素質對人才的成長起著定向作用。在人才定向係統中,思想是先導,如果具有正確思想的指導,目標明確,理想遠大,人才就能把握住前進的方向,取得成功;如果錯誤的思想占主導地位,就會迷失方向,導致挫折與失敗,阻礙其成長。古羅馬哲學家小塞涅卡有句格言:“如果一個人不知道他要駛向哪個碼頭,那麼任何風都不會是順風。”在人才素質的定向係統中,價值觀、人生觀及社會責任感等因素,指明了人才素質對人的成長還有支持和動力作用。人才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絕不會是一帆風順的,必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與失敗,這時就需要一種精神來支持,一種動力來推動。這種支持與推動就來自於人才素質內部的定向係統和動力係統。具有良好素質的人才,信念堅定,意誌頑強,具有為實現目標而奮鬥的強大內驅力,因而能戰勝困難,經受各種考驗,從而走向成功。培養良好的人才素質,還能充分發揮一個人的潛能,促使其成長。每一個正常的人都蘊藏著巨大的潛能,都有創造一番事業的可能性,但其潛能的充分發揮需要其內在的生理係統、定向係統、動力係統和操作係統的全麵而和諧的發展。某一係統失調或不健全,可能會導致一個人潛能發揮的全麵受限。因此,隻有全麵培養自身各種素質,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掘自身的潛能,進行創造性活動,為社會作出貢獻。
三、人才素質的形成
人才素質的確定不是隨心所欲的,必須以人才成長中的必備因素為依據,這其中既有主觀因素,又有客觀因素。人才素質的形成和發展,是以先天遺傳因素為物質前提,以後天的社會生活實踐為決定條件的。人才素質的養成,有賴於長期的實踐和鍛煉,它是一個從低到高的不斷發展的過程。同時由於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是不斷發展變化的,人才素質也必然隨著社會所提供的成才環境和條件、社會需要的變化以及社會分工的不同而不斷發展變化。作為現代人才,有其基本的素質要求,同時由於現代市場經濟體製的建立和知識經濟的到來,對人才素質又提出了一些新的更高的要求。人才素質形成的一般規律正是由於這些主客觀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要成為適應社會發展的現代人才,必須了解社會對現代人才素質的要求,以及現代人才素質的形成規律。
(一)現代人才素質的基本要素
人才的社會性特征,決定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社會製度對人才素質的要求是不同的。隨著社會的發展,對人才素質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而人才素質的提高,又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誌。國家的現代化,關鍵是人才素質的現代化。現代人才的基本要素,一般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1)思想道德素質
現代人才,應該確立正確的前進方向,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前進方向是一個人的根本原則,是在大是大非問題上表現出來的比較穩定的思想傾向。現代人才必須堅定為人民服務的信念,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和改革開放的總方針。思想品德是人們在一定的思想體係指導下,按照社會所規定道德準則和規範行動所表現在個人身上的某些穩定的特征和傾向,包括思想和道德兩個方麵。一個人如果沒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就不可能正確處理好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社會的關係,也就不可能為社會作出較大的貢獻。因此,現代人才應樹立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的科學世界觀,確立起崇高的人生理想、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人生目的以及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同時,以集體主義為指導,培養實事求是、追求真理、艱苦奮鬥、勇於獻身、謙虛謹慎的道德品質和良好的民主、法製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