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舍與得(1 / 1)

一日,與朋友談“茶道”,我的朋友正在學習茶道。她說,茶道中有一項領悟叫“舍得”,泡茶時,第一遍茶必須倒去,才能除去茶的濁味。然後,再衝第二遍,第三遍,一種釅釅的香便會溢出,熏人欲醉。

聽著她滔滔不絕地講此茶道,我的心被深深地觸動了。

舍得?

一直以為舍得意味著一種難過。有些東西,在別人看來也許並不怎樣,或許又日又醜,可是自己怎麼舍得放棄呢?一張粗劣的貼畫,一個拙劣的玩偶,一篇被退回的文稿,一段未果的情感……都被藏在記憶深處,無法舍得。盡管人們常說,隻有“舍”去往事,才能“得”到輕鬆,但真正做起來,又談何容易?

我想起了有個人說了這樣一件有趣的事:他曾經和女友作了一個小測驗,說如果同時丟了三樣東西:錢包、電話本、鑰匙,最緊張哪一樣?女友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電話本,而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鑰匙。答案說,女友是一個懷日的人,而他是一個現實的人。

後來他們分手了,女友的確總被過去糾纏得不快樂,一段大學時代未果的愛情至今還讓她念念不忘,而愛情中的他早以為人夫,為人父。女友的心停在了過去,一直後悔當初沒有堅持到底,因此,又錯過了很多不錯的人。他問她:“還可以挽回嗎?”她搖搖頭,他說:“那為什麼不放棄?”她無奈地說:“放棄不了。”他說:“其實是你不想放棄。”

其實,他說的是對的,有時候不是不能放棄,而是我們內心不想放棄。

有些事我們真的不要總是想著挽回,該放棄的一定要適時放棄。放棄是一種讓步,讓步不是退步,讓一步,避其鋒,然後養精蓄銳,以利更好地向前衝刺。放棄是一種量力而行,明知道得不到的東西,何必苦苦相求,明知道做不到的事,何必硬撐著去做呢?放棄是一種明智,該得時你便得之,該失時你要大膽地讓它失去。不以得喜,不以失悲,隻要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做,管它花開花落,雲卷雲舒。事實證明,外在的放棄會讓你接受教訓,心裏的放棄會讓你得到解脫。

我終於明白了,我要學的正是舍得,舍得承受遺憾,舍得放棄無法抓牢的東西!

有舍才會有得,這就是生活的辨證法。我們往往想什麼都抓住,都得到,到頭來卻什麼也得不到,因為事情的發展往往不是一廂情願的,人的能力也是有限的,隻有學會舍,才會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