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棗為鼠李科植物棗的成熟果實(本書亦稱紅棗)。別名紅棗、平棗、刺棗、美棗、良棗。主產於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陝西等地。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曬幹或生用。

【成分與藥理作用】含蛋白質、糖類、有機酸、黏液質、維生素A、維生素B2、維生素C,微量鈣、磷、鐵等。具有保護肝髒,增加肌力和增強機體抗病能力的功效,並能使血清穀丙轉氨酶的水平明顯下降。

【應用思路】

1.本品具有調和營衛之功效,適用於營衛不和,汗出惡風等症。

2.本品具有補脾和胃、益氣生津之功效,適用於脾胃虛弱,中氣不足,氣短乏力,食少便溏等症。

3.本品能補血養營,對患有過敏性紫癜症、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友病、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缺鐵性貧血、急慢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的患者,長期服用,可有一定的輔助療效和治療作用。

此外,更年期綜合征患者,以及預防輸液反應等,亦可應用本品。

【用量用法】5~15枚。生食、煎湯或去核搗爛為丸。

【注意事項】

1.本品助濕生熱,令人中滿,凡有濕痰、積滯、齒病、蟲病者,均不宜食用。

2.本品不宜與大蔥、魚同食。

【配方參考】

1.體虛消瘦:鮮棗或紅棗30g,每晚吃1次,長期服用有效。

2.產後補養:紅棗30g,雞蛋1個,生薑4片,紅糖30g,水煎服,1日1次,15~30天為1個療程。

3.病後體虛:紅棗10枚,黨參10g,水煎代茶飲。

4.表虛自汗:紅棗、黃芪各30g,山楂片6g,水煎服,1日2次。

5.過敏性紫癜:紅棗30g,花生皮30g,水煎去渣,1次服完,1日1劑,5天為1個療程;或大棗生食,每次10~15枚,連續食用;或紅棗15g,大麥100g,加水500ml,煎至150ml,1次服完,每日1劑。

6.再生障礙性貧血:紅棗30枚,黑木耳30g,紅糖適量,將黑木耳加水浸泡30分鍾,取出,和紅棗一起燉熟,加紅糖調勻,食用,每日1劑。

7.血友病:紅棗30g,鮮豬皮100g(洗淨),加水適量,煮爛食用,每日1劑。

8.血小板減少症:紅棗50g,鮮羊脛骨250g,糯米適量。將鮮羊脛骨敲碎加適量水煮1小時,去渣加入紅棗及糯米,煮成稀粥,每日1劑,分2次食用,15天為1個療程;或紅棗120g濃煎,食棗飲湯,每日2次。

9.缺鐵性貧血:大棗500g(去核),黑豆250g,黑礬60g,大棗煮熟,黑豆碾麵,加入黑礬,共搗如泥為丸,每次20g,1日3次。

10.黃疸型肝炎:大棗250g,茵陳60g,共煎,吃棗飲湯,1日2次。

11.慢性肝炎、不思飲食、疲乏無力者:大棗300g,生薑500g(切片),同煮熟,搗如泥,再加桂枝尖150g(為細末),炒熟麥麵750g,合勻捏成小餅,爐上炙幹,隨意當點心吃。

12.血清轉氨酶高:紅棗、花生仁、冰糖各50g,先煮花生,再加紅棗,後加冰糖,每晚睡前服,30天為1個療程。

13.婦女更年期綜合征:大棗30g,浮小麥30g,甘草20g,水煎服。

14.眩暈病(梅尼埃病):大棗50g,白果仁25g。將白果仁炒燥研末,裝瓶備用,另取紅棗加水適量,煎取100ml,每日3次,每次用紅棗湯30ml,送服白果仁末5g。

15.胸腔積液:紅棗10枚,葶藶子15g,每日1劑,水煎2次分服,10天為1個療程。

16.急性乳腺炎:大棗3枚,蜘蛛3個,大棗去核,各裝1個蜘蛛,焙幹研末,用黃酒1盅衝服。

17.痔瘡:紅棗250g(炒焦),紅糖60g,加水適量煮棗。每日3次,食棗飲酒,15天為1個療程。

18.預防輸血反應:輸血前15~30分鍾服紅棗湯(紅棗20枚地膚子、炒荊芥各15g水煎)適量。

19.解毒:患瘧疾,服用氯喹片時,多會出現惡心、嘔吐、眩暈等反應,用大棗7枚煎湯,送服氯喹片,可消除上述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