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鹽製的幹燥食品如鹹魚、小魚小蝦幹和臘肉、食品火腿及醃肉等鹽分高的食品,不能喂給犬吃。
4、犬的腸胃不適應冷藏的牛奶、冰淇淋和其他乳製品等,特別是對發育未完全的幼犬影響最大。通常幾口冷牛奶就會造成幼犬腹瀉,長期如此會形成習慣性腹瀉,導致犬體虛弱,
5、3個月以內的幼犬最好飼喂商品幼犬糧,因其營養搭配比較合理。如果幼犬糧太幹可以用溫開水泡軟。
6、自己給幼犬配置食物時,最好不要放太多的肉。幼犬由於腸胃發育還不夠健全,過量的肉會使它腸胃負擔過重,引起腹瀉,單純喂肉引起的消化紊亂有時是致命的。
7、幼犬不能缺水,對幼犬來說,缺水的危害比餓肚子更嚴重。給幼犬準備足量請水讓它隨便喝。盛水的器皿要注意每天清洗,保持清潔。
8、幼犬需要充足的鈣來發育身體,可適當添加部分鈣粉在飼料裏。每天大概需1小茶匙,隨著年齡的增長,應按比例增加鈣粉的劑量。到1歲成年後,犬的牙齒和骨骼生長已基本完善和定型,就沒必要再添加鈣粉了。
9、不要用水給身體弱小的狗狗洗澡,有一種專用寵物幹粉適用。
10、洗澡過勤,吹幹不徹底,皮脂腺容易遭到破壞,被毛粗亂無光澤,容易患皮膚病。
11、狗狗一定不能受涼,冬天要添衣注意保暖。
12、衛生間的潔廁物品一定要注意存放,狗狗調皮容易把藥水打翻,藥水具有很強的毒性,避免狗狗入口。
衛生專家提示
對於沒有養過寵物的人來說,人和動物之間那種親密無間的感情並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的。寵物醫生提示,為了狗狗的健康,有以下細節是需要密切注意的:
1、當感覺到狗的步子有些怪怪的時候首先應想到,它腳底是否紮進異物,是不是受傷、趾縫間是否有跳蚤等等;如未發現有明顯外傷,那可能是因關節炎引起的疼痛影響走路,要不就是佝僂病或者骨頭發育不良。摸摸它的腿如果發出尖叫,也許發生了骨折或脫臼。
2、當發現狗食欲不振的時候,說明它的精神狀態不太好,可以再觀察1~2天,但是如無食欲且伴有明顯消瘦則要引起注意。如果進食量不到平時的一半,老愛躺著不動,就要帶它到醫院檢查。
3、飲水量比平時多。狗在散步後喝水較多,是用以調節體溫。如果沒怎麼活動而喝水卻很多,應當首先考慮狗是否吃了含鹽過高的食物。此外,高燒、痢疾、糖尿病、腎病、尿崩症等都是狗大量飲水的原因。
4、身體散發臭味。給狗洗完澡後時間不長便聞到它散發出臭味,這時應當先找出體臭的原因。口中發臭可能是由於牙石或口腔炎引起的;耳朵發臭是因患外耳炎、中耳炎和耳潰瘍;體毛發臭應考慮到皮膚炎症或肛門囊腫,生殖器官發臭是由於子宮炎症、生殖器潰瘍及尿分泌異常等等原因。
5、如果發現狗經常無緣無故做出甩頭或者用耳部蹭牆的動作,就應該檢查一下它的耳部,可能是耳朵裏進了蟲子或者發炎。平常在給狗洗澡後應當注意仔細把耳朵裏的水揩幹。
6、胸部、腹部腫脹。此時就立即請大夫診治,原因可能是絲蟲病、腸道寄生蟲、營養不良、腹部腫塊、子宮炎症、肝髒病、妊娠、便秘、腸內脹氣等。
7、查便也是健康檢查的一項內容。狗體內如果有寄生蟲,大便很容易發黃(有時肉眼都能看見糞便裏混有寄生蟲)。此外如果糞便呈液狀或番茄汁及柏油狀時,被某種病毒感染的可能性極大。
如出現1~2次便秘,可繼續觀察。但如果多次做出排便姿勢而排不出便,或者便稀、便秘反複出現的活,必須請獸醫檢查。
另外,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一定要給自己的寵物定期打疫苗,以防寵物患病。寵物貓狗在未經防疫注射前,最好不要帶它們出門,在第二針或第三針免疫時要加注狂犬病疫苗。主注射疫苗後的一周內不要給貓狗洗澡,並要注意給它們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