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從各家過的日子看,肖永才的情況跟集體時光景差不多。家裏娃兒多的,像楊永鬆這樣的人家,甚至還不如集體化時的日子。可見包幹到戶以後,群眾的積極性是起來了,過去的一些弊端也得以解決,致富的勁頭有了,但並不等於所有的人家都能富起來。大隊黨支部和幹部們不是沒事做了,而是事情更多。農業新品種、新技術如何推廣應用,農民增產增收的措施辦法如何落實,如何幫助困難戶、軍烈屬脫困,這些問題都得想。現在大隊封建迷信的苗頭蔓延,“想發財”搞的跳財神,陳長生籌錢修廟等。大家的日子還沒好起來,就開始講排場,改革中得到的一點好處又被這些請客送禮給整沒了。貧困仍然是套在人們脖頸上的繩子。
楊永誌說的這些情況,向忠民感到是得認真對待。他決定現在就給大隊黨支部一班人講清楚,對有些問題必須落實解決方案。有些觀念要進行宣傳引導,有的陋習要給予禁止。公益事業以及水利設施建設費用,該分攤的要分攤到戶,該維修的要組織維修,不能荒廢。不能任由農民的小農意識發展,要有製度和懲罰措施。辦這些事時應做到公平、公開、公正、賬目清楚,讓群眾監督。這樣他們才會放心,才有積極性。搞幾年下來習慣了,就把新出現的這些矛盾解決了。想到這裏,向忠民決定趁省裏政研室的同誌下來總結包幹到戶的實施經驗時一道認真研究,製定出一些相應的政策和原則。
加強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這項工作很重要。不然明年全縣都搞包幹到戶時,基層幹部認為土地承包後就沒事做了,撒手不管可不行。回水坨出現的這些弊端在全縣蔓延開來,成了通病再來醫治,就來不及了。向忠民便往楊永國家走去,讓他通知晚上開個大隊黨支部會,工作組的黨員也參加。
入夜,回水坨大隊黨支部會議在大隊部辦公室舉行。趙誌清老早就到了。土地承包後他就沒再進過這個屋子,灰塵都積了老厚。他打來盆水把屋裏的凳子、桌子擦了一遍,收拾幹淨以後大家才陸續到。張二虎、趙誌明、肖蘭英等先到的幾人就在那擺談起地裏的莊稼來。向忠民和工作組的黨員、楊永國在一塊碰了下頭,把會議的開法商量了,才一塊來到會場。
向忠民宣布了會議的開法,由大家說說包幹到戶後大隊上有些什麼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又該如何辦。大家便圍繞著這個主題認真地討論起來。
張二虎首先發言:“包幹到戶後懶漢少了。生產隊時那些鑽尖取巧,揩集體油水的主兒,現在個個在田裏拚上了命。哪兒是在種莊稼,那是在從眼裏往外刨渣渣,精細得很。唐福先、黃有新家的麥田鬆了一遍又一遍,化肥農藥早用上了。田種得比照顧各家的娃兒還細心。種好莊稼這是對的,但有個別人集市一開放就做起了生意,跑起了販運,這不是投機倒把是什麼?致富得走正道,得勞動致富。還有個別人為了發家,不擇手段,利用封建迷信做起騙錢的買賣。這些事黨支部得管一管了。”
肖蘭英接上說:“目前人人都覺得自由了,不像生產隊時那樣,成年把人們捆在一塊兒,掙那不值錢的工分。而今各人安排各人的事,地裏的活一做完,閑下的日子就多了。勤快點的,隻有一遍又一遍地去地裏拾掇。我看得把剩下的勞動力組織利用起來,把水渠堰塘修修,照受益田畝分攤或按米數長短劃撥到戶,這樣大家都不覺得吃虧。有積極性,才幹得起來。”
楊永國聽完,感到兩人提的意見很實在,讚同地說:“黃有新做的就是投機倒把,對他會進行處分。修水利從一開始我就想到了,隻覺得公益事業現在辦起來有困難,大家都不熱心,派不動人。肖蘭英說的辦法很好,以後幹這些事就得按受益大小分派。從目前情況看,今年全大隊人吃飯是不成問題了。幹了幾十年都沒給隊裏人解決的事,包幹到戶僅一年就給解決了,確實不簡單。對於農民來說,家中有糧心裏不慌。有了糧食,家庭養殖也就有了基礎,農戶手裏的錢才會鬆活。現在就是要想法在這土地上多出糧食、多掙票子。看來今年的幹部義務工、農業稅,以前由集體承擔的各種公益事業款,以後就按承包田的畝數分攤到各家頭上,用提前張榜公布的方式。”
向忠民感到這些新出現的問題必須得到處理,不然好些事就無法進行下去。
楊永國發言完畢後,趙誌清才接上說:“包幹到戶在隊裏試行後雖然各家都在奔各家的光景,但從這季生產的情況看,就像撒在田裏的種子出苗有先有後、有粗有細一樣,各家的光景也各不同,因此家景狀況的改善也不會一致。個別人的情況可能還沒有集體時的日子好過。所以我們黨支部一班人和隊裏的其他幹部就要多關心照看著點這類貧困戶。還有就是如何幫助大家增產增收的問題。去年小春播種時,由於幾家人中犁耙調劑不過來,根據楊永誌的建議搞了幾塊免耕法種的麥子。從目前看,長勢和苗架都比用老辦法種的麥子好,既省工省時,產量可能也會高。這裏麵就有一個科學技術的問題。要教農民學習種田的新技術。收麥時,可以讓大家去那幾塊用免耕法種的麥田看看。另外,眼下還得抓緊時間指導全大隊社員治理小麥黃鏽病,保苗保墒。具體幫助下肖永才和楊永鬆這類困難戶。此外,把今年大春生產田全部栽成雜交水稻,下年稻子收成會翻一番。人們從去年試種的十幾畝田的產量就可看出這種稻子的豐產優勢。土地承包隻是農村改革走的第一步,離全大隊的人都富起來這個目標還很遠。我們支部和大隊幹部,得做很多艱苦細致的工作。要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每個黨員都要爭做致富的能手,多闖些致富的門道出來,帶領周圍的人富起來。”
向忠民聽了幾個人的發言深有啟發,有些問題是他沒想到的。最後他欣喜地說:“包幹到戶試行中出現的問題,大家都看到了,也提出了一些預防及解決的辦法。正如趙誌清同誌講的那樣,雖說人人都得到了土地,有些農戶不一定能富得起來,就像手指頭有長有短。開始階段這種現象是正常的,發展到一定時間後我們就得有計劃地進行幫扶。因為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不允許有兩極分化。要具體地製訂出帶領全大隊人脫貧致富的步驟,再根據這個步驟去找辦法,一步一步地實行起來。工作有了明確目的、方向,就不會盲目蠻幹。我們還是討口子做買賣,隻贏得起,輸不起。對那些困難戶要有一定的經濟扶助,但更主要的是幫他們找準脫困的路子,增強自身的造血功能。要讓他們感到,拿了別人的心裏總不踏實,老叫隊裏照顧也不是件光彩的事。叫他們明白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兄有嫂有還得要各人有這個道理。道理明白了,勇氣和信心也就有了。但也不能犯急躁病,沒有個長時間的建設和努力,也難達到全大隊人都富起來的目標。還有就是大家要繼續改變觀念,解放思想。目前政府開放集市,就是要活躍農村經濟,發展市場貿易,使物資流通。黃有新做的販運是符合目前政策的,不是什麼投機倒把行為。我們不能用過去的老觀念來看問題,這叫搞活經濟,政府還要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