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經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昏君,身為一國之主卻不理朝政、不思進取,通宵達旦的縱情於酒色,一度把國家亂搞得烏煙瘴氣、黑暗腐敗;他,曾經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敗家子,麻木不仁、醉生夢死,幾年時間就把一個國富民強的泱泱大國折騰得內外交困、瀕臨滅亡;他,同時也是中國曆史上一位非常有作為的明君,在位期間勵精圖治,力行改革,使危如累卵的齊國一躍成為戰國七雄之冠。他就是戰國時期赫赫有名的齊威王。
不想昏聵亡國,就要奮發圖強。受到妻子虞姬的多次教導後,決心走出醉生夢死陰影,決心懸崖勒馬浪子回頭,決心幹一番轟轟烈烈大事業的齊威王,信誓旦旦的向全國人民發誓,要“揚皇考昭統,高祖黃帝,爾嗣桓文,朝問諸侯”,這充分表現了他要繼承和發揚父親桓公田午的業績,遠則學習遠祖黃帝,近則效法齊桓公(薑小白)和晉文公建立霸業、號令諸侯的態度,和準備做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業決心。不過,因為積習難改,齊威王勵精圖治的雷聲大,雨點小,一直磨磨蹭蹭的沒有付諸行動。這時,淳於髡不失時機的走上前來。
史書記載,淳於髡相貌醜陋,但“博聞強記”,滑稽善辯,寓救國大計於詼諧的談吐中,具有卓越的政治才能。為了讓齊威王的宏圖大業付諸實施,讓國君的“夢想照進現實”,淳於髡巧妙的用“隱語”勸諫齊威王說:“大王,我給你出一個謎語。我們齊國有一隻大鳥,在宮廷裏已經住了三年了,可是它既不飛翔,也不鳴叫,隻是毫無目的的蜷伏著,大王你猜這是一隻什麼鳥?”齊威王是個聰明人,一聽就知道這是淳於髡用心良苦的借此勸諫自己,心中忽然有所觸動。一番沉思後,他對淳於髡說:“我就是這隻大鳥。不過,這隻大鳥不飛則已,一飛就會直衝雲霄,不鳴則已,一鳴就會驚動眾人!”意思是說,你們就等著瞧好吧。
“不飛則已,一飛衝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齊威王這話不僅說得好,做得更好。齊威王把實行改革的開端,放在了嚴罰重賞,整頓吏治方麵。他一改過去任免幹部時看材料、聽彙報的習慣,而是派親信明查暗訪,了解各地官員的為政情況。誰恪盡職守,政績突出,他心中有數;誰欺上瞞下,欺世盜名,他心知肚明。即墨大夫雖然多次遭到誹謗,但他治理有方,為政清廉,百姓豐衣足食,齊威王知道後予以褒獎;阿大夫在朝中時常得到稱頌,但為官無道,欺壓百姓,弄得民不聊生,齊威王了解後將其煮了,就連那些平日顛倒黑白、混淆是非的官員都被他一起煮了。齊威王這種懲奸除惡、獎良褒善的做法,大快人心,令齊國朝野震動。此後,“群臣聳懼,莫敢飾非,務盡其情。齊國大治,強於天下”。
“得士者昌,失士者亡。”當魏國國君以夜明珠為寶的時候,齊威王卻以人才為寶。正是由於齊威王把人才看作是國家的真正財富,才使齊國很快發展壯大起來。尊重人才,選賢任能,是齊威王力行改革的又一重大舉措。他打破了官員升遷看資曆、背景、聲望等諸多限製,更加重視人才的實際才能和治國韜略,因此在選拔幹部上也不拘一格。通過觀摩鄒忌彈琴,他認識到鄒忌深諳治國之道,便讓他做了齊國的相國。他認為淳於髡誠懇忠諫,使自己勇於改過、奮發有為,便對其格外賞識和重用。此外,齊威王還選用宗室中有作為的人為官,如任命田忌為將軍,選用受過刑法的孫臏為軍師,在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中大敗魏軍,為其在戰國稱雄道路上掃清了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