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光子”之名的由來(1 / 2)

奇怪的光電效應,在很長一段時期裏,是一個使人們困惑不解的難題。因為,按照光的波動理論來解釋,金屬表麵層的電子必須由入射光那裏得到足夠的能量,才能從金屬表麵脫出來;而光的能量大小是由光強度決定的,光的強度大小又是由光波的振幅決定的,與光波的頻率毫無關係。如此看來,隻要入射光強度足夠大,或者照射時間足夠長,不管其頻率如何,總能夠給金屬表麵電子提供足夠的能量,使之克服原子引力而脫出表麵來,即產生光電效應。顯而易見,這種解釋同前述是矛盾的。而且,實驗表明,如果入射光頻率比某極限頻率低,即使這種入射光很強,照射時間足夠長,也不能從金屬中激發出電子來;反之,如果入射光頻率比某極限頻率高,即使這種入射光很弱,照射時間很短,也能將其能量迅速集中起來而給予電子,使電子從金屬表麵飛出來。這一切,都是經典的波動理論所無法作出圓滿的回答。因此,物理學家們不得不去探索新途徑。

1900年,德國物理學家普朗克在研究電磁輻射的能量分布時,發現經典理論在實驗事實麵前的無能,創造性地提出了一個“量子”理論,並用它解釋了電磁現象。他指出:電磁波的發射和吸收不是連續的,而是一份一份地成量子的狀態進行的,每一份就是一個能量子,每一份能量都是一個常數的整數倍。

經計算證明,普朗克理論同實驗結果完全相符。普朗克理論突破了物理學所麵臨的困境,為量子力學和光子學的研究和發展開辟了一條新路。普朗克提出的“電磁波以能量子形式傳播”,是一個嶄新的概念,是對物理學的一大貢獻,為了紀念他,人們就將普適恒量稱為普朗克常數。

1905年,愛因斯坦推廣了普朗克的輻射能量子概念,很好地闡述了光電效應。他指出:光在傳播過程中,具有波動的特性;光在發射和吸收的過程中,卻有類似粒子的性質。光本身隻能一份一份地發射,一份一份地吸收,也就是說,發射和吸收的能量都是光的某一最小能量的整數倍,這最小的一份能量稱為光量子,簡稱為光子。

按照光子概念,當光子入射到金屬表麵時,光子的能量全部為金屬中的電子吸收,電子將得來的能量一部分用於掙脫金屬對它的束縛,即作脫出功,餘下的一部分就變成電子離開金屬表麵後的動能了。根據能量守恒和轉換定律,這就是愛因斯坦光電效應方程式。其中,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光電子離開金屬表麵所作的脫出功。這就表明了光電子動能同照射光頻率、脫出功之間的關係。

電子要從金屬表麵脫離出來,就必須克服金屬原子的引力,作一定數量的脫出功。對於不同的金屬來說,電子從這種金屬的表麵脫出時,克服原子引力所作的功是不同的。不同頻率的光照射,其光子能量也各不相同,射到金屬表麵上時,可以被金屬中的某個電子所立即“吃掉”,而不需要將能量累積起來,故極其迅速地轉化為電子動能。如果照射光的光子的能量足夠大,則電子“吃飽吃夠”之後動能也足夠大,大到能夠克服這種金屬內部原子對它的引力,那麼,此時電子就可以離開該金屬表麵而逃脫出來,成為光電子,這就是光電效應發生之原因。如果金屬表麵的電子接受了光子的能量,除克服該金屬內部原子對它們引力之外,還綽綽有餘,即表現為脫出金屬表麵後還有初動能。如果電子接受光子的能量太少,甚至連金屬表麵層電子也不足以克服引力而脫出,那麼,照射光的頻率必定小於該金屬的極限頻率,在這種情況下,電子吸收光子的能量之後,可能向各個方向運動,有的向金屬內部運動而去,這些電子肯定是不會脫出金屬表麵來的;而從金屬內部向表麵運動的電子,由於其經過的路徑和相互作用所造成的能量損失各不相同,脫出表麵時的初動能也就各不相同;隻有金屬表麵上的電子,吸收光子的能量之後,直接脫離金屬表麵而成為光電子,才具有最大初動能。這些直接從金屬表麵脫出的光電子克服原子引力而作功,即為脫出功,此功是因各種金屬原子結構、引力差異而各不相同的,也就是說,對於不同的金屬,脫出功的大小也不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