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非洲”
喀麥隆國家形狀類似三角形,大多是高原和山地。這裏風光旖旎,民族眾多,旅遊資源豐富,濃縮了非洲大陸多種地貌和氣候類型以及文化特征,素有“微型非洲”的美稱。其自然地理風貌包括海灘、沙漠、高山、雨林及熱帶莽原等。按地理環境特點區分,喀麥隆大致可分為五個自然區:西部山區、沿海森林平原、內陸森林高原、阿達馬瓦高原和北部熱帶草原。
該國70%以上的人口直接從事農業生產,農業在國民生產中占了很大部分比重,因而喀麥隆有“中部非洲糧倉”的稱譽。國家居民按居住地區不同,而從事著不同的農業生產活動:南部居住的居民主要從事農業生產或以海洋和內河捕魚為生;北部的主要居民則以放牧為主;西部主要從事農業、手工業和商業;東部的居民則從事農業和牧業生產。喀麥隆還是一個多部族國家,共有大小部族200多個。官方語言為法語和英語。除官方語言外,其他200多種民族語言,均無文字。
販賣奴隸的港口
在15世紀末期,也就是葡萄牙殖民者入侵西非之前,喀麥隆境內已經先後形成一些部落王國和部落聯盟國家。從16世紀開始,繼葡萄牙之後,荷蘭、英國、法國和德國等販賣奴隸的歐洲商人先後來到這裏,於是,喀麥隆沿海的許多地方都成為殖民者掠奪奴隸的中心。 根據聯合國決議,喀麥隆於1960年1月1日宣布獨立,成立喀麥隆共和國。
首都雅溫得
喀麥隆首都雅溫得坐落在喀麥隆中部高原偏南的丘陵地區,市內群崗重疊,海拔700米以上的山頭有7座,其中蒙菲貝山最高,海拔950米。市中心有許多造型奇特的高層建築,其中被稱為“友誼之花”的文化宮,是該市的著名大型建築之一,這座文化宮聳立在欽加山巔,是中國在喀麥隆援建的項目之一。在文化宮西北角的另一山頭上,是該國的總統府。這兩座建築遙遙相對,成為雅溫得市的著名地標。
統一紀念塔
統一紀念塔是雅溫得市內著名的紀念性標誌性建築,1927年5月對公眾開放。整個建築呈螺旋錐體狀,塔身高10多米。紀念塔的主要入口處是一組石刻群雕,中間部位雕刻了一位高舉火炬、留有髯須、身體結實的老人,一群兒童圍繞在老人周圍,仰望著他手中的火炬。紀念塔的底層是一個大廳,四周有幾間陳列室,陳列著反映國家重大曆史事件的雕刻、繪畫。大廳的兩邊各有一螺旋形階梯可登上頂端。塔尖是一個可轉動的燈。
小人國
在喀麥隆的森林深處,存在著一個與外界隔絕的“小人國”。他們是喀麥隆的一個古老的土著民族,隻有3萬多人,被稱為“俾格米”(意為“矮人”)。俾格米人皮膚略呈黑紅,個子矮小,成年男子的身高隻有1.2米,成年女子的身高隻有1米左右。自古以來,“小人國”一直以森林為家,被譽為“森林的兒女”。對外界來說,“小人國”始終是一片神秘和富有傳奇色彩的土地,人們對“小人國”的生息繁衍、婚喪嫁娶等風俗,更是充滿了無限的好奇。
喀麥隆火山
非洲中西部的最高峰喀麥隆火山位於喀麥隆西南部幾內亞灣沿岸,是非洲著名的活火山,海拔4070米。該火山呈橢圓形,像一個龐大的圓丘矗立在大西洋邊上。火山周圍坡緩土質肥沃,林木蒼翠,景色清雅,曆來是遊客雲集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