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駝隊風情 -- 尼日爾(1 / 1)

駱駝運輸

尼日爾是世界上最熱的國家之一,位於非洲中西部,是撒哈拉沙漠南緣的內陸國。全國大部地區屬撒哈拉沙漠,地勢北高南低,格雷本山海拔1997米,是該國的最高點。全國境內沒有鐵路,傳統的運輸方式仍占有重要的地位,如北部的駱駝隊和河湖上的小船。

曆史進程

尼日爾曆史上沒有形成過統一的王朝。這裏在1922年淪為法國殖民地。1958年12月成為“法蘭西共同體”內的自治國家,稱尼日爾共和國。1960年7月退出“法蘭西共同體”,同年8月3日正式宣布獨立。

“母親汲水的河岸”

尼亞美是該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位於國土西南部尼日爾河左岸。在當地哲爾馬語中,“尼亞美”意為“母親汲水的河岸”。位於尼亞美的尼日爾國家博物館是非洲著名的博物館之一,它極具民族特色和伊斯蘭風格,分為生物進化館、史前館、民族服裝館與石雕館等,集曆史文物的展覽和民族風情的介紹於一體。來到此地,不管狩獵於尼亞美野生動物園,或者泛舟於尼日爾河上,都別有一番風情。

非洲最大的保護區

阿伊爾和泰內雷自然保護區是非洲最大的一個保護區,位於撒哈拉沙漠的中北部,隸屬於尼日爾領土管轄。泰內雷自然保護區是一望無際的沙漠,遠古時期,這裏曾是熱帶草原和淺湖,考古學家還在這裏發現了公元前4000年人類活動的遺跡。據考證,那時人們已經佩戴碧玉,用赤鐵礦和火山岩製成箭頭,使用經過裝飾的陶器。另外,在平均海拔800米的阿伊爾山,有許多雕刻在岩石上的遠古岩畫。

“泰內雷之樹”

泰內雷沙漠素有“沙中之沙漠”之稱,這裏擁有在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大沙丘。在這樣寸草不生的地區,卻曾經生長了一棵唯一標在1∶1000000的地圖上的“泰內雷之樹”。這棵金合歡樹在一望無際的沙漠中傲然挺立了180多年,是尼日爾人民的圖騰。可惜的是,這棵樹在1973年被汽車撞毀。為此,尼日爾全國還為此樹舉哀,並把殘損的樹幹運回了尼亞美。

非洲第三長河--尼日爾河

尼日爾河是非洲僅次於尼羅河和剛果河的第三大河流,全長4500千米,流經尼日爾境內的約550千米。在尼亞美的尼日爾河上有一專供遊覽的河心島--布邦島,島上熱帶林木蔥鬱,建有非洲茅頂旅店和飯館,遊客可以在此泛舟垂釣,愜意無比。

國旗

尼日爾的國旗自上而下由橙、白、綠三個平行相等的橫長方形組成,白色部分中間有一橙色圓輪。橙色象征沙漠;白色象征純潔;綠色代表美麗富饒的土地,也象征博愛和希望。圓輪象征太陽,還象征尼日爾人民為保護自己的權力而不惜犧牲的願望。

必備常識

尼日爾旅遊黃金時間是11月到次年3月

尼日爾的官方語言是法語

旅行指南

尼日爾的主要旅遊景點包括南部的自然保護區和尼日爾河穀,北部的阿伊爾高地、賈多高原、阿加德茲圖阿雷格族城和泰內雷沙漠等。尼日爾非洲國際時裝節是該國一項重要的旅遊項目,該節日於1998年首次舉辦,兩年一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