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非洲雨都 -- 利比裏亞(1 / 1)

旗船之國

利比裏亞全境北高南低,從沿海向內陸大致可分三級階梯:沿海為狹窄平原,中部為平緩丘陵,內地為高原。最高峰是西北部的武蒂維山,海拔1381米。最大的河流卡瓦拉河,全長516千米,除此之外,該國較大河流還有塞斯托斯河、聖約翰河、聖保羅河、馬諾河等。境內年平均氣溫25℃,分旱季和雨季兩個季節。

利比裏亞的主要農作物是水稻和木薯,經濟作物有橡膠、咖啡、可可和油棕櫚等。另外,由於外國商船在利比裏亞登記收稅低廉,因此懸掛利比裏亞國旗的商船噸位居世界第一,該國也因此成為全球著名的“船旗之國”。

美國黑人的移民地

利比裏亞舊稱“穀物海岸”。15世紀的下半葉,葡萄牙人來此販賣奴隸,之後荷、英、法等殖民者相繼侵入。1821年,美國興起廢奴運動,將美國黑人送回非洲。當時,“美國殖民協會”在此建立黑人移民區,中心在蒙羅維亞。1847年,利比裏亞宣告獨立,成立利比裏亞共和國,定都蒙羅維亞。

多雨的蒙羅維亞

利比裏亞首都蒙羅維亞據守聖保羅河入海口,是西非重要的出海門戶,也是非洲距南美大陸最近的港口城市。這裏屬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5℃,分旱季和雨季兩個季節,年均降水量超過5000毫米,是西非海岸乃至全球降雨最多的地區之一,有“非洲雨都”之稱。

國家聖地

蒙羅維亞市區由島嶼組成,島上各種熱帶花木長勢茂盛,終年蔥蔥鬱鬱,花香四溢,一片嫵媚迷人的熱帶風光。而普羅維登斯島則是19世紀初首批美國黑人移民登陸的地方,也是利比裏亞的“國家聖地”。

珍稀的矮河馬

在利比裏亞的熱帶森林和沼澤中,生活著一種瀕臨滅絕的珍稀動物--矮河馬。矮河馬體形大小和豬差不多,水性不如普通河馬,習慣於在陸地上奔跑。據動物學家估計,目前矮河馬隻剩下不到3000頭了,是一種岌岌可危的動物。

家庭觀念強烈

在利比裏亞土著人的觀念中,家庭通常是同一祖父母或曾祖父母衍生下來的子孫。因而,在利比裏亞的農村,如果問到某個人家裏有多少人,回答常常是100人以上。

獨特的“結婚舞”

利比裏亞的奔都族有一種與眾不同的風俗,那就是當地的每一位少女都必須學會跳“結婚舞”。隻有學會了這種舞蹈,她們才會被允許結婚,而且,少女們在學舞時,必須躲在偏僻無人的地方練習。因為她們相信,一旦有人發現自己在練習舞蹈,將是一種很不吉利的事情。

國旗

利比裏亞的國旗由紅、白相間的11道平行橫條組成,左上角為藍色正方形,內有一白色五角星。紅色象征勇氣,白色象征美德,藍色象征非洲大陸,正方形表達利比裏亞人民渴望自由、和平、民主和博愛的美好願望。

必備常識

利比裏亞的貨幣是利比裏亞元

利比裏亞人用油椰子做聖誕樹

旅行指南

區別於非洲大陸整體的幹旱環境,利比裏亞顯然得到了上天的眷顧。尤其到了該國的首都蒙羅維亞,綠樹與鮮花將伴隨你完成最美的旅程。而獨特的房屋形狀和民族服裝,則將一種原始的質樸和單純盡情呈現在你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