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文明古國 -- 尼日利亞(1 / 2)

非洲的石油王國

位於西非東南部的尼日利亞地勢北高南低:沿海為寬約80千米的帶狀平原;南部是低山丘陵,大部地區海拔在200米~500米之間;中部為尼日爾-貝努埃河穀地;北部的豪薩蘭高地超過全國麵積的1/4,平均海拔為900米;東部邊境為山地,西北和東北分別為索科托盆地和乍得湖湖西盆地。該國河流眾多,尼日爾河及其支流貝努埃河為主要河流。氣候類型為熱帶季風氣候,全年分為旱季和雨季,年平均氣溫為26℃~27℃。

尼日利亞是非洲最大的石油生產國和世界第六大石油出口國,也是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的成員國之一。尼日利亞的石油、天然氣資源十分豐富,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石油出口逐漸成為該國最主要的經濟來源。

非洲的文明古國

尼日利亞是非洲文明古國,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了比較發達的文化。公元8世紀,紮格哈瓦遊牧部落就在乍得湖周圍建立了卡奈姆-博爾努王國。從10世紀開始,約魯巴族在尼日爾河下遊建立了伊費、奧約和貝寧等王國。11世紀前後,豪薩族在尼北部地區建立了7個城堡王國,又稱“豪薩七邦”,16世紀被西部的桑海帝國所征服。1472年葡萄牙入侵尼日利亞,到20世紀初期,該國又淪為英國殖民地。1960年10月1日,尼日利亞正式宣布獨立。

“鎮市之寶”祖瑪岩

尼日利亞首都阿布賈坐落在尼日爾州境內,是全國的地理中心。它地處中央高原的西南邊緣,為熱帶大草原丘陵地帶,人口稀少,空氣新鮮,景色秀麗。被評為非洲七大奇跡之一的祖瑪岩坐落於阿布賈北部,被視作“阿布賈的大門”,也是阿布賈標誌性的景點。祖瑪岩是一塊巨大的單塊巨岩,是尼日利亞特有的一種地貌特征,呈巨大的鵝卵形,直徑有1000多米。

黑非文化搖籃

尼日利亞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了比較發達的文化。著名的諾克、伊費和貝寧文化使該國享有“黑非文化搖籃”的美譽。特別是在獨立後,尼日利亞在藝術、文學、音樂、舞蹈和繪畫等方麵都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並產生了一批著名小說家、戲劇家、詩人和表演藝術家。 1986年,尼日利亞著名的小說家、詩人和戲劇家沃爾·索因卡更是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也是首位獲此殊榮的黑非洲文學家。另外,尼日利亞的電影事業也相當繁榮,最有名的“諾萊塢”更是與印度的“寶萊塢”齊名。

雙胞胎之鄉

在尼日利亞西南部有一個被稱為“雙胞胎之鄉”的小鎮。這個小鎮上幾乎家家都有雙胞胎,有的甚至是三胞胎。人口專家一致認為,尼日利亞是全球多胞胎生育率最高的國家之一,這種現象在尼日利亞西南部地區尤為明顯。有個叫尼蘭德的研究員在1972-1982年間進行過一項調查,結果表明,在尼日利亞西南部,每降生1000名嬰兒,其中有45~50對雙胞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