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錦城(1 / 2)

錦城是一個不算小的城池,占地約有上百裏。城東,一棟占地兩畝餘的老宅上麵懸掛一張紅底金漆的匾額,上寫“仁心藥堂”四個大字。

走進藥店裏,是一間長兩丈寬丈半的屋子,其內挨牆放著三麵藥架,藥架的每一個抽屜表麵都寫著幾行小字,似是藥名,字跡娟秀,出自女子之手。

屋子正北又開了一扇門,自那扇能容兩人並行的門走出去,是一方寬敞的院子,院中如今正曬著一筐筐的藥材,一股濃鬱的藥香彌漫在院子的每一個角落。

這棟老宅的正北方自一扇敞開的門扉走進去是一間會客廳,會客廳的兩邊各有廂房,而院落的東邊有一個屋子似是廚房,西邊的屋子則是庫房。

隨著一串細碎的腳步聲,一名穿一身青布衣裙,長相眉清目秀的小姑娘自屋中走了出來,小姑娘年約十八九歲,一雙眼眸極是靈動,笑起來的時候會露出兩個小酒窩,一頭烏黑的頭發梳成了兩個麻花辮子。

此時正是傍晚,她開始將一筐筐藥材搬到東邊的房舍內。

忽然,街上傳來一陣喧鬧的聲音,她有些好奇的放下手中的藥材,自後門走出去,從一個小巷子裏走了約莫十步,來到了街上。見眾多人類聚在一起正自大聲談論著什麼,她眼中的疑惑更深了,按理說,如今擺攤的也都該收攤了,街上不應有那麼多行人的。

想了想,她走向一名年長的中年女人,開口問道:“李嬸,這是怎麼了?”

李嬸轉頭看向她,笑了笑,道:“是嫣兒啊,你沒聽說麼?前些日子被宣判處死的蕭戎蕭將軍被人劫獄了,逃到我們這裏來了,京城來了許多官兵呢,正在挨家搜索。”

“蕭戎?”嫣兒一愣,接著臉上不動聲色的閃過一抹喜色,她點點頭,笑道:“是這樣啊,那沒事我先回去了,李嬸。”

李嬸關切的道:“嫣兒的父親還沒有回來吧?你獨自在家可要當心啊,門窗一定鎖好。”

“我知道了,謝謝李嬸。”嫣兒笑了笑,轉身走了回去。

她回到家裏,將所有房門都落了鎖,接著走回院中搬起一個藥筐,臉上卻不自覺的露出一個笑容來。

蕭戎原是錦城人,年少從軍,前幾年索國與月國邊境時常發生摩擦,月國多番挑釁索國,彼時他隻是索國軍中一名普通士兵,在對抗月國的挑釁時嶄露頭角,被當時的邊城守將看中,並大力舉薦他,故而被昭帝重用,封為將軍。他封將軍後有一次衣錦還鄉,嫣兒曾在人群中遙遙的看了他一眼,還記得那是一位意氣風發的少年。

前幾日,也不知怎得,朝中幾員大臣聯合上奏,稱蕭戎外通敵國,有賣國之嫌。皇帝竟也信了,要在秋後問斬他。

嫣兒聽說了,還著實傷心了一陣呢。

“逃了便好……”嫣兒低低的自言自語道,臉上笑容明媚陽光,兩顆酒窩使她的小臉更顯甜美。

時間悄悄滑過,轉眼,太陽落山,一輪月牙高懸在天空,正是萬籟俱寂的時刻,家家的燈火都熄滅了。

子時,清涼如水的月光灑在這方院落內,嫣兒正在房中睡著,忽然,“嘭”的一聲,一個重物落地的響聲驚動了嫣兒,她睡得很淺,聽見響聲後連忙披衣走出房間。

來到院中,她看見一個黑色的身影蜷縮在牆角,不由嚇的猛然尖叫出聲,又連忙捂住了自己的嘴,她小心翼翼的向著那個方向走了幾步,借著明亮的月光仔細的觀察著牆角的黑影。

足足停頓了很久那黑影方才有些艱難的爬了起來,胸口處隨著他的動作湧出了鮮紅的血,他抬起慘白的臉,看見嫣兒,黑暗中,他明亮的雙眸隱約閃過一道異芒。忽然,他劇烈的咳了兩聲,張開幹裂的唇,艱澀的說道:“救我……”

眼前的臉龐上遍布灰塵與血汙,可嫣兒還是一眼便認出了,他正是當年騎在高頭大馬之上,衣錦還鄉的少年。

嫣兒隻覺得雙眼有些酸澀,這還是昔日那個意氣風發,睥睨天下的少年麼?

她匆忙跑過去,扶起他,伸手捂住他的傷口試圖阻止鮮血流出,她顫聲問道:“你還好麼?”

蕭戎隻覺得雙眼越發沉重,他低聲道:“快,讓我藏起來,官兵快追過來了……”

嫣兒輕咬下唇,認真的想了想,道:“跟我來。”

她扶起蕭戎,兩人搖搖晃晃的走向左邊的屋子,穿過眾多大包小包的藥材,最角落有一個地窖,她也顧不得男女授受不親了,伸手撕開蕭戎左胸破爛的衣服,隻見勉強避開心髒要害的地方有一道長約兩寸的刀傷,那傷口極深,幾可見骨。她的眉心一跳,連忙手忙腳亂的從一個個包裹中找到了一卷繃帶,走到簫戎身前給他包紮上了傷口,做完這一切,她急急地道:“你快去地窖中躲躲吧,窖底有些幹草,你自己躲好。你傷口好些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