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氣三分明月,綿繡萬裏山河。
前據大江,後依博望之野,中建江左第一大城,無邊城,這就是江左。
短短數句,道盡其氣勢,繁華。
有人說,風雨起蒼黃,虎踞又龍蟠,天下英才,至少四成,盡出江左。
那是最為人才輩出的一個地方,也是無數人心目中想像的勝地。
曆屆八宗弟子,若是選擇曆練,選擇的最多的地方,也是江左。
……
江左占地廣闊,麵積約有五分之一個真龍王朝那麼大,而且外連玄黃海,內有頁零江,沿江而建,而了最中心處,最為繁華,人口千萬的無邊城之外,還有無數小城,如星羅棋布,分布在頁零江兩側,數量至少有兩三百。
而這兩三百個小城中,有一個小城,十分不起眼,但所在的地理位置卻十分重要,因為這是玄京城,連接無邊城中間,一個必經的地點。
此地,也名三角寨,但其實它的真名,名叫‘藍星城’。
當地人連城名都不叫,就可以顯見,這處地方的狹小,落後,貧窮,跟江左富庶之地比起來,自然微不足道,能注意到這個地方的人,也很少。
但是,這個地方,卻又偏偏十分重要,因為它前有虎踞峽穀,後有楓睛渡口,是南來北往,東行西走,一處十分重要的落腳地。
雖然不重要,但卻十分關健,所以消息十分流通,南來北往的商客,修行之士,都會在此落腳,然後又匆匆而過。
三角寨是城製,但卻又不算城,因為它的外圍,連個像樣的城牆都沒有,隻有一圈用鐵木圍起來的數丈木牆,裏麵的房屋也建得破破爛爛,石屋,木屋,應有盡有,真正的高樓大屋,卻甚是少見。
這也是這裏難以成為“城”的另一重原因,因為這裏,沒有“根”。
所有人從此經過,都隻當這裏是過客之地,是一處隨便休憩歇腳的地方,根本不會多有注意。
如果一直都是如此,或許,這座城也會年複一年,日複一日,熱鬧卻普通的生存著,直到幾個人的出現,改變了這座城。
……
深秋。
三角寨之外,不遠處的夜鳥山脈,楓葉已經盡被秋風染紅,通紅的楓葉被風一吹,就紛紛揚揚地灑落而下,鋪滿夜鳥山脈之下的頁零江,顯得十分壯觀。
頁零江之後,就是天下據聞的五大渡口之一——楓睛渡。
此刻,一艘艘華麗壯觀的樓船,紛紛從頁零江上遊駛下,然後又繼續往下而行,並不曾經此駐留片刻。
隻有一些低矮,普通的三桅貨船,會在此歇息。
每到飯點,便有一些中低檔次的各色貨船,在此渡口停下,然後從船艙之上,走下一位位灰色衣著,短打布褲,皮膚黝黑,即使在這稍有些涼意的深秋,亦依舊精赤著上身的船夫,水手,從船上一拔拔地走下,然後順帶走間那座被稱之為城,卻隻在四周圍了三圈木樓的三角寨,飲食歇息。
隨後,就又會各自回船,繼續順流而下,因為如果不耽擱行程,再過一兩個時辰,他們就能到達頁零江下遊的另一座重城,玉皇城,那裏各種享受,飲食娛樂都有,遠不是三角寨能比。
所以有時即使入夜,很多遠途經過此地的遊客,貨船,也寧願多走一點夜路,到達下麵的玉皇城歇息,而不會停留在此三角寨。
反正下麵一段路,風平浪靜,江麵開闊,從來不會有什麼危險,即使夜晚也是燈火通明,無數船隻往來穿梭。
所以,這也是三角寨,明明背靠天下五大渡口之地,而且地處南來北往要衝,但卻因為下麵不遠處就有一座真正的軍事重城,玉皇城,而地處尷尬,怎麼也發展不起來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