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四章、金剛(1 / 3)

問心堂,是一間三進祠堂,堂內空空如也,隻有幾個蒲團。

梵音寺內但凡陷入迷障,或者尋不到道路的弟子,往往喜歡來此靜坐,拷問自己的內心,一來二去,總有所得,隻是得多得少的問題而已。

問心問心,如果連自己的心都不明白,還談何參悟佛理,得脫大道?

厲寒,葉清仙等人跟隨悟玄進入,發現今天裏麵沒有僧者,顯然平時來這的人並不多。

其實在梵音寺中,哪裏打坐不是打坐,偏隻這問心堂,說得玄妙無比,厲寒仔細一瞧,也發現了一些奇異之處,那就是四麵的牆壁,都刻有無數‘卍’字符印,隱隱達到清心寧神,斬去俗念的效果。

而地下的蒲團,雪白無塵,寶光內蘊,一條一條如玉做的蒲葦編成,顯然不是凡物,隻怕肯定也是一樁寶物。

不過,梵音寺身為天下第一佛宗,有點特殊,也不過為。

厲寒知道,這問心堂,隻怕是特殊設計,如果人能在此間修煉,隻怕肯定將速度大漲,隻是梵音寺弟子,很少識得其中妙處而已,自己若是有時間,倒是要找機會,進來參悟一二。

當然現在還不是時機,一是此時正是伴隨悟玄,葉清仙遊覽佛寺;二,也是因為有悟玄在側,他不方便久留此地。 不過看來此地並沒有什麼禁製,隻要他想來,今日過後,隨時都能找機會過來,也就不急於一時。

出了問心堂,再往右行,大約小半個時辰,幾個來到一座有些奇特的殿堂。

殿堂飛簷翹拱,整體呈黑黃之色,建築和梵音寺整體布局不大相稱,進入其中,一座一座,或大或小的銅鍾,懸掛殿頂,如同星辰羅列,給人眼花繚亂之感。

悟玄笑著解釋道:“此便是萬鍾殿,雖然並沒有真的如其名一樣有一萬座銅鍾,但也不少,總數有一千一百零八座銅鍾,皆是我梵音寺曆代高僧所收藏。”

“看——”

他伸手一指其中最大的一座,足有普通人家三個水缸大小的古樸銅鍾,指著上麵的經文道:“這是金剛鍾,其上是我梵音寺第六代師祖慧無,親手所刻,將一整篇《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鐫刻其上,凡一共五千一百八十字,字字如佛燈,照耀大千。”

厲寒,葉清仙隨之望去,見到頭頂那座銅鍾,果然龐大無匹,抬頭一望,黑漆漆的一片,裏麵隱隱鐫刻了無數字跡,個個宛如拳頭大小,隻是卻並沒有悟玄所說,字字如佛燈,照耀大千的感覺。

如果不是他們目力特殊,遠勝常人,隻怕也看不見。

悟玄見狀,知道他們不信,微微一笑,起了炫耀的心思,道:“看好了,這金剛鍾並非凡物,而是一件法器,尋常時候是看不見其中特異的,隻有當你在其底下念頌經文,它才會隨之亮起,一句一句,逐字而亮,個個大放光明,梵音響起,令底下念經的修士,遠比尋常頌經時候得到的感悟要深,要多得多。”

說完,他當即盤膝坐下,頭頂金剛鍾,閉上雙目,合掌念道:“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厲寒與葉清仙見狀,也不由起了好奇,就在一旁觀看,發覺悟玄雖然隻是梵音寺最小一輩的弟子,而且他的身份也就個雜役僧,平常歡樂跳脫,不脫俗人本性,但一旦念起經文來,倒也似模似樣,寶相莊嚴,還真有一點得道高僧的味道。

顯然,這梵音寺確是不凡,不愧為天下第一佛宗,哪怕是其中一位雜役僧,也得到過經文的教授,而且造詣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