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水鄉,風光宜人,山水如畫,妖嬈多嬌,令人流連忘返。多少煙雨女子,多少遷客騷人,付之笑談。登高遠眺,詩詞歌賦,隨心而出。這裏不但山水優美,而且佳人才子,一代更比一代出。個個能詩善舞,多愁善感,把個朦朧煙雨色,描繪得栩栩如生。
水鄉之畔,住著幾戶大富人家。每到秋深葉落,便會有不少的下賤人家的兒女,將身子賣到這裏,替大富人家做些打水掃地的活。他們的父母,也為了能讓孩子活下來,被迫將自己的兒女賣到這裏,為人做那苦工。
幾戶人家,就把整個大江南北的財富,卷入囊中。但富不過三代,有富必也有敗財的。曾家是個有名的大富,依山傍水,建了不少宅院,亭台樓閣,處處花開,遍地嬌娘。曾大富每日坐在院中,同姬妾們嬉笑玩樂,終日不倦。
曾大富曾是朝廷的高官,祖上也做到過戶部侍郎,他襲了官,到得五十歲上,便把官爵讓過了自己的大兒子。曾大富也想在家清閑,索性把一切都交給兒子曾遊去辦,自己在家,整日東轉轉,西轉轉,像皇宮似的家園,令他迷醉不淺。
曾大富閑居在家數月,聽得兒子升了官,二兒子又調了任,心裏舒坦,便在家拿些書籍出來,慢慢翻弄。
忽一日,正和姬妾玩樂,忽聽丫鬟來報道:“老爺,您快去看看,夫人生了將近半月,都還沒把孩子生出來,是不是……。”
曾大富將書本放下,朝丫鬟道:“這麼大的事,怎麼都不來告訴我?”
丫鬟顫抖著身子,弱弱的回了一句道:“終日見老爺忙碌,怕打擾了老爺。老爺又在興頭上,所以不敢來報。”
曾大富在幾個侍童的陪伴下,穿好衣服,隨著丫鬟,朝他正室夫人的房間走來。他原來有一結發夫妻,十年前得了一病死了,便把二夫人扶正,做了正室。這二人倒有幾分來曆,聽說是錢塘有名的歌姬,賣藝不賣身。
一日,曾大富到錢塘遊玩,聽得琴音,便登舟去望,見是一麗姝,有意求她。麗姝也重曾大富的才學,便跟著來家,不久得曾大富寵愛,成為眾美中的一束鮮花。曾大富整日圍著她轉,將別的美人撇下。他夫人死了,守喪不過半月,便把她扶作了正室夫人。
家裏多有怨言,但震懾於曾大富的威力,誰都不敢多言。
曾大富聽說夫人生孩子,這麼大的事卻不告訴他。來到夫人的房間,見她痛苦萬狀,朝眾脾女喝道:“你們知道夫人痛苦成這樣子,就不知道來上房稟告一聲?傳太醫沒有?”
一名丫鬟顫抖著跪下道:“剛傳了老爺從宮裏帶回來的太醫,太醫說夫人受了風寒,應該在這個月十五左右,就能生產。”
曾大富擺擺手,坐在桌磯上,喝了一口香茗,想想剛過除夕,家裏便添了人口,一定是興旺之兆。心裏高興,便命跪下的丫鬟起來道:“你且起來,拿幾柱香到太廟替我祈祈福,保佑我家人丁興旺,官運亨通。”
丫鬟不敢違拗,應了一聲,慌忙去了。
曾大富翹起二郎腿,朝眾丫鬟望了一眼,沉聲道:“以後夫人房裏有什麼事,即刻告知我。要是我發現有人不報,小心你們的腦袋。”
曾大富聽得夫人的哼聲,不禁心痛不已。
眾丫鬟應了一聲,都不敢出氣。屏住呼吸,等曾大富走遠了,才不住的喘氣。曾大富來到偏房,見小妾薑小娥正在那梳頭,慌忙鑽了進去。
薑小娥見曾大富進來,嚇得將銅鏡打在地上,慌忙跪下道:“賤妾該死,賤妾該死。”
曾大富忙扶起薑小娥,柔聲道:“下次讓丫鬟們拿,你就不用動手了。”
薑小娥回了一聲道:“多謝老爺。”
曾大富見她梳洗時嬌美的樣子,便屏退眾丫鬟,拉她入帳,成其好事。曾大富一席雲雨,朝薑小娥柔聲道:“愛妾,你今天怎麼了,心不在焉的?難道有什麼心事?要是有什麼事,就告訴我,我什麼事都替你辦好。”
薑小娥顫兢兢的望著曾大富,瑟瑟地道:“老爺,我來這裏什麼都好,就是想去梨園看看,聽說梨園裏的梨花,一年四季,不曾凋謝。”
曾大富聽罷,大驚失色道:“愛妾,那裏可是鬼狐出沒的地方,我可不能讓你去。咱們家祖訓有言,不得接近梨園。”
薑小娥歎了一口氣,喃喃地道:“老爺,賤妾的身子,恐怕是不會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