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儒家文化核心價值觀之“誠信觀”(1 / 3)

企業必須在自身的發展過程中主動承擔起仁義道德,而在諸多的責任中,恪守誠信觀是企業“仁義”的一個集中體現,把誠信作為企業文化的核心價值理念正是履行企業的仁義職責。隻有誠信的企業文化,才能使企業內部員工之間以及企業與社會之間建立良性信任關係,為企業贏得良好的聲譽,這對於一個企業至關重要。因此,誠信是一種優秀的中國化的企業文化,它是企業道德經營的必備要義。

儒家文化觀中的“誠信觀”

誠信倫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企業的道德基礎。在企業價值觀的塑造中,“誠”是企業聚心之魂,“信”是企業立足之本,誠信理念是中國化企業文化建設的重點之一,也是企業生存的根本。我國古有“無信不立”之說,《論語》中孔子說:“人無信不立”,“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軌,小車無軌,其何以行之哉?”可以看出,誠信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基本要求,缺少信任就難以立身處世。

儒家思想中的“信”至少具有三重含義:

其一,“信”是個人最應當具備的品質。孔子所說的“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所謂“不知其可”,通俗地說就是“那怎麼可以”。可見,孔子將“信”作為人必須具備的品質之一,這裏所說的“信”指的是信守諾言,言而有信,也就是今天我們所說的誠信。

其二,“信”更是儒家思想中的一種社會狀態和人際關係。《論語》曾記載子路與孔子的一段對話。子路曰:“願聞子之誌。”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意為子路問孔子有什麼誌願,孔子說希望能夠使年老的人安定,朋友之間相互信任,年少的人得到關懷。可見,“信”可以說也是孔子的一種人生理想,體現著儒家思想對人際關係和社會狀態的價值批判。這裏所說的“信”指的是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信任,是基於個人“信”的品質而產生的一種良好的社會狀態和人際關係。

其三,“信”同時還是儒家思想中治國平天下的基本原則。《論語》記載,“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意思是子貢問孔子政治的原則,孔子說糧食和兵力充足,人民信任政府;子貢又問如果不得已一定要去掉一項,應當先去掉哪個,孔子說先去掉兵力;子貢再問如果還要去掉一項的話,應當去掉哪個,孔子說去掉糧食,因為自古人都是要死的,而人民如果不信任政府,那麼政府便無法維持。可見,儒家思想是把“信”當做政府或者團體首先應當具備的原則。

從曆史上來看,誠信是我國傳統的商業道德準則。早在戰國時期,對商業活動就有“市價不二,國中無偽”的要求。在商業發達的明清之際,商家無不標榜誠信,也大都“以儒道經商”,其中的晉商與徽商就是中國古代以誠信經商出名的最大的兩股商業力量。梁啟超說“晉商篤守信用”、徽商亦“賈而好儒”,能夠“以誠待人,以信接物”。而在清朝末年,四川商會就規定:片言重諾千金,無食言者可昭其忠信。他們的共同特點都是秉承了我國傳統文化中的誠信品質,良好的信用文化成了商家們的成功之道。因此,今天的企業更應該發揚傳統的誠信商業道德精神,以取得更大的發展。

英國管理學家羅傑·福爾傑說過:“世界上最容易損害一個經理威信的,莫過於被人發現他在進行欺騙。”而被稱為“經營之神”的日本著名企業家士光敏夫在其《經營管理之道》一書中也將“言而有信”、“言行一致”作為建立威信、使員工信賴的兩條原則。可見,發達國家早已將誠信的原則應用於企業的經營管理之中。同時,各國在規範商業活動的相應法律中,也都將誠實信用原則作為法律規定的商業活動原則之一,以國家強製力的方式保證企業在商業活動中遵循誠實信用的原則。

因此,無論是從企業自身發展的角度還是從遵守社會規範的角度看,誠實、信用對於中國當代企業的發展和成長都極為重要,中國當代企業更應當在企業文化中弘揚“誠信”的優良傳統。

誠實守信——構建企業的無形資本

企業誠信是指企業在市場經濟的一切活動中要遵紀守法、誠實守信並以此贏得消費者的信任,是企業確立價值觀必須納入的內容。“誠信”是品牌,也是無形資產,國際上許多大企業都很重視誠信倫理。比如,被譽為全球第一CEO的傑克·韋爾奇曾說:“如果我在通用電氣極力宣講過什麼的話,那就是誠信,這是我們最高的價值,具有至高無上的重要性。”IBM把誠實作為企業的座右銘,鬆下公司把“贏得人們的信任”作為企業的價值觀等,正是這些大企業取得成功的關鍵。

確立科學的企業價值觀對於一個企業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而誠信的價值觀絕對是企業的不二選擇。美國著名管理學家沙因在《企業文化生存指南》一書中指出:“大量案例證明,在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企業文化再造是推動企業前進的原動力,但是誠信作為核心價值觀是萬古長存的,它是企業文化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基石。”因此,構建誠實守信的企業文化體係對於企業發展至關重要。

首先,要塑造企業誠信的價值觀,企業的領導層是關鍵。縱觀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企業弄虛作假、欺騙消費者的行為,幾乎都有企業最高決策者的支持,甚至由他們親自策劃。如果企業領導團隊都不誠實守信,企業誠信便無從談起。隻有領導團隊成為企業誠信經營準則的製定者和執行者,誠信才能真正成為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成為企業的經營理念,貫徹落實到企業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中國企業調查係統的調查表明,96%的調查對象認為,企業誠信問題與企業主要負責人的人品、道德情操直接有關。凡是企業領導者有理想、有道德,情操高尚,重視信譽,重視企業的社會責任,企業的風氣就正;反之,歪風盛行,誠信缺失,企業就走下坡路。很多公司像美國的安然、世界通信以及中國的銀廣廈等,都是CEO與CFO相互勾結起來做假賬和搞詐騙,從而導致企業的破產。因此,企業領導層應該以身作則,帶領整個企業把誠信作為發展的第一要義,自上而下地把誠信觀滲透到企業管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