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節 及時地溫暖親情,等來的不是後悔(1 / 1)

在我們小時候,父母很年青,是他們照顧我們,可是,我們長大後漸漸地發現,父母很少再對我們噓寒問暖了。是父母不疼我們了嗎?不!你會發現,你的父母已經上了年紀,他們對你不再是照顧而隻是牽掛了。

此時,你已經是個大人了,不能總讓父母親牽掛,而我們有必要報答親恩。雛鳥長大了,都會給它的父母銜食,何況是我們人類呢?

或許迫於各方麵的壓力,我們忘掉了返哺之恩,但當我們想起來的時候,就隻可能後悔了。

一次,一個教授給學生們講一個故事。他說:“從前有一個國王,他有三個兒子,在國王到暮年的時候,決定把王位傳給其中的一個兒子,但是,他太愛三個孩子了,不知道把王位傳給那個孩子好。這天,國王叫來三個王子,問他們如果某一天父親不在了,你怎樣去懷念。大王子說,我要給父親修建一座陵園,讓全國的人記住父親。二王子說我要把父親的功績布告天下,讓全天下的人記住父親。這時,國王又問起了小王子。小王子說,我隻想把父親記在我的心底,一生不抹去對父親的回憶。國王聽完後,認為隻有小王子對他是感恩的,最後,把王位傳給了小兒子。”

教授說完後,轉過頭來問他的學生們:“你們知道父母親生日的人請舉手?”這時,隻見極少數的人舉起了手。教授搖搖頭,接著問:“如果讓你給你們的父母親洗腳,你們願意嗎?”同學們猶豫了一會,隻見最後一排的一名學生滿臉憂傷,教授走過去,問他:“你怎麼這種表情呢?”他說:“我很想給我的父母親洗腳,可是他們已經不在人世了。”

全班裏的人一聽,頓時沉靜了下來。

那個學生的父母親去世了,他再想孝順的時候就隻有後悔了。好在我們現在還有親情,我們怎麼能忍心置那一份親情於不顧呢?

人是有感情的動物,現在不好好地孝敬父母,等將來我們的孩子也可能不會好好地孝敬我們,而就算我們想起了去孝敬父母,說不定我們的父母已經不在人世了。

為了防止將來後悔,抽點時間回家看看吧,哪怕陪父母說說話,坐一會兒,他們老人家也會感到心安理得。而要是不常回家看看,等將來你被兒女們忽視的時候,你就隻有後悔了。

所以,及時地溫暖親情,是我們良心的發現,等將來我們需要親情的時候就不再會後悔了。

智慧點燈

我們溫暖親情,將來也會得到親人們的溫暖,而要是置親情於不顧,將來需要親情的時候,親人就很可能不會理睬我們了,我們隻會後悔。

§§第八章 勇敢去闖,不落後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