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黃巢與王仙芝分兵之後,黃巢率本部人馬再入齊魯之地。黃巢麾下五萬草軍縱橫馳騁,所向披靡,連下鄆州、沂州,且斬殺了天平軍節度使薛崇,一時間聲勢滔天,風頭一度蓋過了王仙芝。彼時,黃巢麾下人馬已聚集了十萬之多。
在黃巢縱橫齊魯之時,王仙芝帳下票帥尚君長率部率先攻入蔡州、陳州,盤踞其中,與中原官軍周旋。尚君長之弟尚讓則率本部人馬鎮守在蔡州的嵖岈山。黃巢雖連克二州,仍自感勢單力孤,便揮師西進,與尚讓合兵一處,共保嵖岈山。
尚讓對黃巢素有敬佩之情,他並未因王黃分兵而忌恨黃巢,此時見黃巢率兵而來,欣喜萬分,連忙將之迎入山上。非但如此,尚讓還將主位讓與了黃巢。黃巢推辭不過,隻得坐了主位。
轉眼到了七月。草軍票帥柳彥璋楔入江州,為草軍蕩平後患,王仙芝大舉攻入中原,與尚君長會師陳州。王仙芝得知黃巢在尚讓處,便有了與黃巢再度合兵的念頭。軍師吳俊才與一眾票帥也都力主與黃巢合兵共進,蕩平中原各州。於是,王仙芝傳書黃巢,與之約定齊攻宋州。
黃巢接到王仙芝書信後大喜,忙與尚讓商議攻打宋州之事。於是,黃巢與王仙芝商定:王仙芝親率大軍蟻聚宋州之背,一來封住宋州後路,二來阻攔汴、曹等各州援軍;黃巢親率本部人馬主攻宋州諸城;尚讓則奔襲亳州,剪斷亳州與許州的犄角之勢。
商議已定,克日出兵。
黃巢十萬大軍浩浩蕩蕩穿過陳州境界,在宋、陳兩州州界上紮營立寨,造下行轅。行轅中,黃巢傳諸將入帳,商議行軍事宜。待諸將到齊,黃巢先喚朱溫上前,道:「朱將軍本是宋州人士,想必對宋州地理、城防十分熟稔,今日便讓你為先鋒,先克柘城,再破宋城,如何?」
朱溫心中自然不願。正因為他是宋州人,更不忍親眼目睹父老鄉親遭此罹難。可黃巢向來說一不二,如今就連王仙芝都要讓他三分,朱溫一個麾下將領哪裏有與之討價還價的餘地?朱溫思忖再三,乃道:「末將願為先鋒,必獻宋城於將軍階下!」
黃巢聞言大喜。於是,黃巢傳下軍令:「命朱溫率本部一萬人馬為先鋒,攻打柘城和宋城;命裘繼和黃揆各率一支人馬圍攻寧陵、穀熟,阻撓援軍;命劉鼎隨中軍待命,馳援三路。」
河南道,宋州,宋城。
宋城,古時喚作睢陽城,是中原名鎮,也是兵家必爭之地。
朱溫領了黃巢軍令之後,不過一日間,便克柘城。隨後,朱溫率部向宋城開拔,在宋城的西城門前列下陣仗,以待官軍。自草軍揭竿而起,這還是第一次攻打宋州。草軍如今兵臨城下,與宋城城池僅僅隔著一道護城河,而宋城四道城門前的吊橋早已收起。那護城河足有三四丈寬,一丈來深,水勢緩緩流動,如一條憊懶的遊龍,護佑著宋城。
宋城的城頭上刻著「宋城」兩個方拙大字,城牆古樸厚重,有多處修補的地方,一眼便能認出其久經戰火的痕跡。此時城外已聚集了近萬草軍,密密麻麻如一片片黃雲墜地。「草」字大旗、「黃」字大旗、「朱」字大旗迎風飄揚,氣勢如虹。
宋城的城頭上同樣也是旌旗密布,旗幟上寫的分別是「唐」字和「宋」字。城頭上一個將軍裝扮的人格外醒目,隻見那人銀盔銀甲,白纓白劍,想必便是宋城的守城主將。那銀甲守將名喚柯以之,約莫二十五六歲,乃是宋州名門柯家的嫡長子。柯以之的身材雖不高大,亦不魁梧,可卻生的劍眉虎目,眉宇之間卻自有一股威猛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