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黃李結盟(1 / 3)

眾人各歸其所,一時相安無事。劉鼎、黃貞在一起相敘兄妹別後重逢之情,黃巢便引了王荊暢談。

黃巢的房間就在大將軍行轅東麵的地方。黃巢似乎是接風宴上沒有來得及痛飲,便在房間裏又擺上了一桌。桌前隻有黃巢、王荊他們兩個,分賓主坐下。

黃巢先開口道:“當年老夫尚且年幼,曾與令師敬囊青先生有些淵源。我總共去過兩趟五禽穀,上一次去時距今已有二十年了。那一次便見著了你,才不過七八歲而已。如今老夫舉兵反唐,戰事一起,槍箭無眼,軍中若沒有神醫聖手,麾下子弟怕是死傷難防,這才勞煩王賢侄走這一遭。”

王荊道:“師父倒是常提到黃公之名,他知道如今天下大亂,便讓我出穀救世。既然黃公屈尊來請,侄兒又安敢不從?”

黃巢聽得這話,自然大喜。

兩人邊談便飲,酒過三巡,黃巢想起西楚霸王,觸及心事,便拉著王荊的手,感慨道:“想當年項籍帶了三千江東子弟,橫掃天下,何等威風?可最後竟無一生還,又何其悲哉?老夫這八千曹州兒郎,以後還要全賴賢侄保全。”

王荊聽了這話,也不禁動容,鄭重回道:“侄兒自當盡力。”

黃巢才送走王荊,夜已深沉。此時又一人來訪,竟是沙陀李克用。

李克用進得門來,先一禮道:“沙陀李克用深夜前來叨擾黃公,萬望勿怪。”

黃巢不知這‘李鴉兒’半夜尋他,所為何事,笑道:“李留後肯來此地,自該遠迎,倒是老夫失了禮數。”

兩人坐下複飲。李克用不肯直言來意,他要試一試黃巢的胸襟抱負,便問道:“黃公以為孫仲謀比其父兄如何?”

黃巢生性灑脫,不恥孫權為人,便冷笑道:“人皆道孫仲謀亂世英雄,老夫卻深不以為然。其比父兄遜色多矣,雖守成有餘,然開拓不足。”

李克用聞此乖論僻說,心底吃驚,麵上卻不動聲色,又問道:“哦,何以見得?”

黃巢杯酒下肚,暢然回道:“昔日關雲長以半州之力,圍困襄樊,水淹七軍,致使於禁被擒,曹仁幾近棄城而逃。那於禁、曹仁是何等人物?於禁乃是曹孟德麾下五子之首,外姓的第一將;曹仁更是有著‘天人之勇’的名頭。這倆人都為關雲長所敗,使得曹孟德震恐非常,幾欲遷都以避其鋒芒。後來曹孟德被司馬仲達勸下,便先後派遣徐晃、徐商、呂建、張遼諸將馳援,自己又親率大軍出兵洛陽。如此一來,曹魏東邊防線便無比空虛。那孫權曾多次打不下合肥,得此良機,他竟不取合肥,直上青、徐,輒取兗、冀。若如此,無論曹劉勝負,他便可得一半天下。隻可惜孫權、呂蒙鼠目寸光,隻想著荊州半郡之地。縱然後來得了荊州,卻無力抵抗曹軍,任其衝突,委實可笑至極!”

黃巢一口氣說了許多,批判古人,激揚戰事,把他心中見地都表了出來。

李克用聽罷早已在心中掀起軒然巨波,拍掌大笑道:“黃公果是大豪傑、大英雄,遠非尋常之人可比。世間對孫權多有褒論,一個個談古評今,筆舌生花,稱其能勝過父兄,可媲美曹劉。所謂高見,不過爾爾。那見識哪裏比得上黃公毫厘?在下鬥膽,也與黃公所見略同。孫權如得東麵半壁江山,尚能與曹劉一決雌雄。當時曹劉必然兩敗俱傷,他本可坐收漁翁之利。可笑他隻想三分天下,苟全於東南,卻是平白糟踐了魯子敬的《榻上策》。”

兩人誌趣相投,言酒兩歡。李克用忽正色道:“若黃公有孫權那等機會,該當如何?”

黃巢一杯飲盡,豪氣陡生,笑道:“自然是先取了那一半江山。”

李克用歎道:“黃公有此胸襟誌向,李某欽佩。隻可惜王大將軍要做那孫權哩!”

黃巢疑惑道:“此話怎講?”

李克用便道:“我此番遠奔曹州,便是為了與草軍結盟。希望草軍揮師南下,侵擾李唐半壁江山,在下卻耀兵西北,令其不能兼顧。不料王大將軍無意江南,隻想著做那齊桓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