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活動就其本質而言屬於促銷活動,就其形式而言則表現為一種傳播活動。在人類傳播活動中,傳播習俗普遍存在;同時,傳播習俗也滲透在人類傳播活動的方方麵麵:新聞傳播、公關傳播、廣告傳播以及其他傳播活動都存在傳播習俗現象。
換言之,廣告傳播習俗是人類社會傳播習俗之一部分。廣告傳播習俗受到社會生活諸方麵條件的支配製約,同時它自身又對人類廣告活動,進而對人類社會生活有著巨大的影響。所以廣告傳播教育自然應包括廣告傳播習俗教育。
一、廣告傳播習俗廣泛存在於廣告傳播活動中
我們先看一些很有意思的廣告現象:
——近些年來,華文廣告傳播中的“文化尋根情結”非常突出,已經成為當代社會尋根文化的一部分。何也?時代急劇變遷使然。
——威風鑼鼓、舞獅、對聯、書法、大紅“喜”字、繪畫等形式或符號大量地存在於當前的廣告活動之中,使得有關廣告活動具有了濃烈的習俗性意義。
——針對當代年輕一代消費者的廣告大量地采用流行歌曲的形式,從而使得此種類型的廣告也成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
——中秋廣告傳播、年節廣告傳播已經成為中秋習俗、年節習俗的一部分而具有了模式性的意義。且以中秋廣告為例,中秋廣告一般以團圓為主題:中秋節,最重要的儀式當然是家人團圓,人們希望“一家老少坐在月亮下,吃月餅,談家事”,認為“一家人能夠在一起吃月餅,就能體會到團圓的快樂”,“在中秋節夜,合家團聚,一杯瓊液,幾盤月餅,坐在月光下賞月、賞菊、賞桂,別有情趣。”因而,以團圓為主題進行訴求的廣告比比皆是;普遍采用以“禮”動人的勸服策略:中秋節走親訪友,饋之以禮,首先是一種情感溝通,這是一種具有儀式色彩的活動,許多廣告,其中主要是促銷廣告以向消費者“送”中秋之“禮”相訴求,正符合這種國人所喜聞樂見的傳播方式的特征;再一個就是作為中秋禮品的產品定位策略的運用:中秋節與家人團圓或走親訪友,帶上禮品以表達情意,傳統的中秋禮品首先是月餅,某月餅的廣告稱:“好月餅,給最重要的人”;另外,大量廣告在廣告表現上采用能夠體現中秋節特征的符號:在這方麵,最典型的如用圓圓的月亮圖案作為廣告表現手段。而春節期間的祝福廣告、拜年廣告、賀喜廣告等實際上也成為了市場經濟大背景下的當代年節這一極富習俗性意義的“中華民族的傳播盛筵”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
——數年前,掛曆廣告風行一時,許多單位在新年到來之際,印製精美的掛曆廣告作為饋贈品和廣告宣傳品。在“新年習俗”的大合奏中,這一音符頗為引人注意。如今,這種廣告形式雖然還被加以使用,但畢竟不像前些年那麼興盛了。
可以看到,這些廣告傳播活動具有強烈的習俗性特征。事實上,廣告傳播習俗具體地存在於各種廣告活動和廣告活動的各個環節。
那麼何謂廣告傳播習俗?
所謂廣告傳播習俗,即習慣性、風尚性的廣告傳播現象。它具有如下幾個特點:社會性、約定俗成性、相對穩定性、曆史性和規範性。
所謂社會性,是說廣告傳播習俗是人類社會群體廣告傳播實踐活動的結果,因而特定的廣告傳播習俗體現著特定的社會群體的意誌和要求。
所謂約定俗成性,是說作為一種廣告傳播習俗,是在廣告傳播活動中自然而然地形成的,不是某個人或某個機構以某種強製力促成的;也不是人為提倡就能夠形成的。它的形成,帶有自發性和自願性的特征。
所謂相對穩定性,是說在特定的時空條件下形成的某種廣告傳播習俗會在一定的時間內穩定下來,成為一種具有範式意義的東西,而為特定的社會群體成員在一定的時間內所共同遵守。
所謂曆史性,是說如同一般的習俗事項一樣,廣告傳播習俗是在一定的社會曆史條件下形成的,因而總是會打上時代的烙印並隨著社會曆史的變化而變化。
所謂規範性,是說廣告傳播習俗一旦形成,就會具有社會規範的意義而要求人們去遵守它。就此而言,廣告傳播習俗也像一般的民俗事項一樣,“許多民俗事項並不是法律,但在某些情況下卻具有法律的意義,對人們的思想行為具有強烈的約束作用。”同樣的,廣告傳播習俗雖然不是法律製度,但有時也具備了類似於法律製度的效力。
正是因為廣告傳播習俗有這樣的特征,所以具有習俗性特征的廣告傳播活動更為人們所喜聞樂見,更易於為特定的受眾所接受。因此,具有習俗性特征的廣告傳播活動往往能夠獲得更好的傳播效果。
這也正是我認為廣告傳播習俗值得學界和業界給予關注的根本原因。
二、廣告傳播習俗教育有著十分豐富的內容
廣告傳播習俗教育內容的豐富性是由廣告傳播習俗本身的豐富性所決定的。質言之,廣告傳播習俗教育涉及廣告傳播習俗的產生、發展,以及廣告傳播習俗本身的本質、特點、類型、功能等等許多方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