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拜師龐德公(1 / 2)

第五章拜師龐德公

劉琦辭別了蔡瑁的盛情。由於父親有急事,但又放不下自己,就讓幾個家丁陪同自己。

走在回家的路上,劉琦在一路思考。劉琦忽然想到自己所在的荊州,不是沒有名仕啊,既然現在自己的名聲已經響起來了,自己為何不趁熱打鐵,趁機拜訪呢?但是現在有些人並不出名,自己如何能夠不唐突的與其結交呢。荊州的名士,龐統。對了龐統就是。那我就先去龐家。拜訪荊州四大家族龐家不算唐突吧,哈哈,小龐龐,我來收你了,劉琦想到。龐家,龐統正在與人切磋棋藝,突然毫無征兆的一個噴氣。劉琦想好了要下手的目標,便將家丁打發回家,自己慢悠悠的來到了龐家。龐家。“家主,劉琦求見。”“快請。”龐德公說道。劉琦,快步走進龐府,發現此地並沒有之前蔡府的那樣華麗,相對而言比較樸素,但卻是非常講究,顯得十分精巧。奧,原來這龐家喜歡風雅趣事,劉琦看完之後便心裏有底了。“龐統,不是一般人,要想徹底收服此人,需要下很大的功夫,才能讓龐統真正的歸我所用。”想到曆史上火燒赤壁之戰,不是曹操粗心大意,隻是曹操太過信任龐統。使用龐統的建議,才導致這一事件的發生。劉琦跟隨仆人走進龐府,走進中門,便於一三十左右的青衣男子相遇,劉琦在暗自打量對方。這位一生以耕讀為業,被陳繼儒形容為“黃石公降一子房而隱穀城,龐德公降一孔明而隱鹿門,老子降一仲尼而隱流沙。蓋名遂則身退矣!是射罵禽王之法也。故曰二公者,老子之徒也。”“此人氣度不凡,看似平庸卻從身體中無時不從中散發出舉足輕重的氣魄,如能得到此人的相助,我父大業必可成也。這可是諸葛亮和龐統的伯樂,眾人皆知的臥龍鳳雛便是從此人口中傳出。“一人之言流傳天下,此人絕對不簡單。心中暗歎,嘴上也沒有閑著。朝龐德公一拜曰:”晚輩劉琦,拜見德公。“劉琦在述說的時候,特別加重了”德公“二字的讀音。此一舉不是不尊重龐德公,更是對龐公的尊崇,這裏的德公不是代詞而是名詞。劉琦此舉贏得了龐德公的好感,感到此子的不簡單。龐德公對劉琦作勢一扶,說道:”賢侄請起,快快入座,“對著外麵說道:”上好茶,"對著劉琦說道:“請上座。”看來想必也聽說過自己在外麵的事情,看來龐德公並沒有向外麵所形容的那樣對於致仕沒有一點興趣。至少龐德公的這一手便有二層意思,一是借茶宴之名敲打敲打劉琦。二是借機對劉琦表示出善意,對劉琦表示歡迎。二人分次坐下,從進門之初到現在為止劉琦一直以弟子之禮對待龐德公,這使得龐公對劉琦的好感驟然上升。這點令龐公感到十分舒暢,不免愛才之心驟然上升,對著劉琦開口時候到:“前日聽聞,賢侄做的《洛神賦》,無論是從寫意手法上還是借典上,都開創了先河,不知賢侄是如何想出此賦的。”劉琦暗道終於來重點了。對著龐德公一作揖道:“此賦,乃是愚侄偶然所作,乘興而出,不瞞德公,小侄本就有意對漢賦進行改進,使其更加接近生活,心中早已醞釀許久,隻是借著這次機會即興發揮而已。”“好個即興發揮,賢侄定是博覽群書,才能一蹴而就。”龐德公心中暗道“此子定是平日裏博覽群書,日積月累才能有如此成就,此子不凡啊。”“德公繆讚。”劉琦在暗中打量著龐德公,心想火候差不多了。“不知賢侄對於儒家學說了解多少?”龐德公略有所意的看著劉琦。劉琦暗道來了。劉琦從座中起,對著龐德公一拜道:“請恕小侄愚昧冒犯。”“但講無妨,”龐德公略有驚色。“自古以來,儒家學說都是曆朝曆代治國之策,我朝武帝劉徹更是納董仲舒之策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讓儒術達到一個全新的高度。”龐德公點頭示意,讓劉琦繼續。“便觀現今大勢,愚以為儒家之術已不再適用。”龐德公眉頭一皺,卻並未打斷劉琦。“儒家學說適用於安平之世,不適用於戰亂之時。”“賢侄何出此言,大漢雖疲,但餘威仍在。”劉琦微微一笑。龐德公看到示意繼續。二人都知道有些事情點到為止,彼此之間就能意會。“亂世當用重典,應偏向法家,依法治國,以儒治神,以墨尊人。”“好,好,好,當真不愧劉荊州之子,果然有其父必有其子也。”“世人皆知劉琦才情出眾,以《洛神》為性情中人,兒女情長之輩,卻不知劉琦之真性情,賢侄可曾取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