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蒙開破,混沌元氣轟然分離。清氣上騰,形成日、月、星、雲;靈氣下沉,萬物資生,順承天意。
靈氣,仙靈之氣。九州大陸,遼闊浩瀚。先有生命力旺盛的植被感應靈氣,化成靈草、靈藥,後有溫順獸類吞吐靈氣,食用仙草、靈藥,體貌驟變,攻擊力大增,相互捕食。弱肉強食,強者愈強。經過上億年的演變,新生出了許多強大的物種。它們有的力可催山,有的龐大如丘陵,有的充滿靈性,極善偽裝。它們身上獸性不滅,嗜血凶殘,傲視於遼闊大陸,不可一世,直至人類的出現。
人類畢竟是萬物靈長,體質上雖然不占優勢,卻能依靠自己的聰明才智,在險惡的環境之中謀得一席立錐之地。人們在抵禦獸族的同時,刀耕火種,辛勤勞作,開拓出了一塊塊富饒豐美的土地。當此之時,在靈氣的感應上,隻有少許能人異士苦苦專研,投入極大精力,甚至有人為此癲狂,付出生命。最終,人們漸漸知道,隻有道行高深之人方能抵禦獸族的侵犯,得保家園,隻有功法仙術精深,才能在與獸族的作戰中減少傷亡。修道習術,參悟天地造化,終於盛行。修士、煉藥師極受人們尊敬。
以靈氣化功,各類奇術妙法日臻完善,諸家仙派如雨後春筍般湧現,齊力壓製強大的獸族。人類經過不計其數的征伐殺戮之後,逐漸將獸族打入深山蠻荒之地,取得了對強獸作戰的巨大勝利。人類的領域空前遼闊,誕生了數十個大大小小的國家。
雖然與凶殘獸族的零星摩擦仍在繼續,但已構不成大的威脅。人心不古,內部利益分化,有了門派之爭、國家之爭。大國小國縱橫伐謀,連年征戰,殺戮不休。交戰的荒野上時時可見森森白骨,半邊露於黃沙之外,半邊掩於黃沙之內。歲月悠悠,小國消亡,大國漸漸現出了它的雛形。
南方長白河滾滾,廣袤南地雨水充沛,土地肥沃,聚集了天下大半人口,足足有一千多萬戶,六千多萬人。若算南地之最富庶之地,當屬周國扶風州。扶風州位居南地東邊,堪稱魚米之鄉、天下糧倉,號稱“扶風足,天下足”。扶風州中心之地扶風城是九州大陸第一等城市,酒棧大樓彙聚,大道縱橫交錯。富商巨賈雲集,處處笙簫。
周國憑借強大的經濟實力作為基礎,不斷向西發動進攻。在周武帝靈光二年破唐國的中州、靈光二十年破交國越州,武帝駕崩之後,其子明帝繼續向西用兵,持續了整整三十年,滅掉西蜀,吞並巴州和雲州。整個南地盡為大周所有,大周強大,帶甲百萬,睥睨天下無敵手。正當周明帝欲向北方魏國用兵時,不幸身染重病,不久駕崩。
周明帝臨終前有詔令太子討伐北魏,奪取燕州、蒙州、雷州及遼州,使周國成大一統九州王朝。太子含淚受詔,登基為帝,是為周宣帝。三年守孝期之後,立即告饗宗廟及諸祠、祭祝文,宣告北伐。封國舅金全為大將軍、上柱國,宋文為驃騎將軍、上柱國。各領鐵甲騎兵五萬,步兵十萬,攻擊北魏門戶燕州。
金權、宋文兩軍三十萬之眾,橫掃燕州,魏軍傷亡慘重,伏屍數十裏。周軍占領燕州,兵威大盛。魏國隻剩三州之地,朝野震駭,亡國之禍近在眼前。
恰在此時,周宣帝無病暴卒。金權、宋文兩軍接到命令,停止北伐。周軍將士眼見勝利在望,卻得到停止指令,大為忿恨,以刀砍石。一場統一之戰煙消雲散,而周宣帝死因成了千古之謎。
從此周國國勢漸弱,再也無力發動征戰。一千年後,北魏皇帝禪位於丞相元衝,北涼建立,北魏滅亡。周、涼南北對峙。
王朝興衰,興起覆滅,荒野之上白骨枯。在南北兩國,修身求道,參悟天理,以求以一己之力、挽狂瀾於既倒、縱橫天地之間的修真思想卻從未被摒棄。修真煉道之士集聚,收集秘術寶器,占據仙山寶府,各成派係,互不相讓,互斥為妖魔。勾心鬥角,爭鬥不休,殺戮不止,沒有寧日。獸患減少,卻有人禍。
光陰荏苒,日月如梭。時光的軌跡來到了周宣帝暴卒之後的一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