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便如此掩在粗枝後,他溫熱的鼻息鋪散在青絲端,甚覺暖融。寧耳依是聲聲喚著清歌清歌,我雖是怛然,倚著沈重卿偏是壯了幾分膽。
良久,周遭寂靜,隻餘雪花輕簌簌,寧耳似是走遠,仍是心有餘悸。才從雪堆裏站起,腳下雪已融水,未覺濕漉已是周身涼。
我問道:“你去哪了?”他答:“到處走,去了梅花林,花開的盛。”眼前隻餘昏黑,不辨五指,沈重卿順勢牽起我,被他手掌輕柔包裹,同是冰涼,卻像簇著火堆似的暖洋。隨著他在黑暗中穿梭,無磕無碰,亦無畏懼甚是安心。
我道:“梅花林是寧耳為了嶽川栽的。寧耳癡情的一個男子。”他行得慢了幾分,道:“她沒為難你,我倒是放心了。”他可是為我擔憂?我倒是能想著他行路時不時擔憂我,若有一隻雀兒從籠裏跳出來,難以抑製的歡喜。
我又道:“她講了她的往昔,倒是個癡情的女子。留個嶽川三年,他仍是忘不了嬌妻,爾後她隻好將他食了,實是心酸。”
身子漸漸回溫,方才覺得膝蓋作痛,竟是行路難,我隻好止步,對沈重卿軟聲道:“沈重卿,膝蓋疼,不好走。”誰想,身子一懸,被他穩穩橫抱起,伸手勾著他的脖頸。雖是麵色羞紅,心下卻竊喜,仿是小把戲得逞一般,正遂意。
“寧耳把嶽川葬於梅花林了吧。我掘了他的墓,竟尋到了羽毛。”我大驚,道:“你竟掘人墓,真不厚道。”
他倒是不痛不癢道:“已死之人,還計較什麼。”索性,我道:“這也難怪,若無安好的提醒,她真將我殺了。”片刻,他道:“我會護你周全的。”
雪依是紛紛灑灑飄落,積在衣裳上無聲,隻化水才覺涼。卻不覺涼,因是君言暖。忽是想起我的梨花傘,不知落在哪,猶記得被寧耳帶走前還是稍在手上,可是惱。
不知行了多久,應是好久,他這般抱著我,竟不覺累,氣息一如平常均勻。我忽是起了壞心思,將手伸進他衣領取暖,溫熱得燒灼,他亦是一顫,道:“手真涼。”我吃吃傻笑著,宛如小兒般。
驀然,他停下,我噤了聲。他道:“寧耳在前麵。”未眨眼,忽是一陣疾風,寧耳就現在跟前。她揮袖,瞬是燃起兩盞螢火,幽幽綠光沉浮空中。
她道:“還是找著你們了。”沈重卿將我放下,蜷在他身後。道:“找著了又如何?”
寧耳依是櫻唇含笑,綠光映襯下卻顯得瘮人。隻道:“找著了便殺了你們啊。掘了嶽川的墓,偷了羽,當不得誅麼?”
他未答誅不誅,隻問道:“心上人的滋味,如何?”寧耳斂了笑,泫然欲泣,欲是下手殺了我們,沈重卿又道:“你定是不知嶽川為何歸去吧?”
寧耳收了手,道:“為何,不過是念嬌妻,還能為何。”
“你可知他歸去是為休妻?”我與寧耳皆是一怔,他取出已是泛舊的書信,赫然是休妻書,寧耳已是一滴清淚,輕顫接過書信。
阿嬰,餘自小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年少憑媒娉之意,喜結連理。汝知書達理,蕙質蘭心,可是天作之合。
新婚之日,餘自隻身姑兒山,隻求一羽,許汝萬夢無憂。料是此番艱險,餘自當無悔。有妖焉曰寧耳,生的國色天香色,蠱人而食之。誰料,餘未被食,與寧耳所契,三年為期,期滿給羽歸。然,三年與寧耳為伴,饒是生情。為夫自知有愧,是以情願立此休書,並贈羽於汝。
願娘子相離後,重梳蟬鬢,美掃娥眉,巧逞窈窕之姿,選聘高官之主,弄影庭前,美效琴瑟合韻之態。
解怨釋結,更莫相憎;一別兩寬,各生歡喜。
寧耳已是泣不成聲,清淚如斷弦般崩裂,融在雪裏,若是寧耳早些放了嶽川,或能圓段姻緣,偏是放不開,落得陰陽相隔,不得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