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坐青春的兩岸

師欣 沈穎 於津濤

坐青春的兩岸——有關記憶,有關青春,人生最美好的歲月,也許都會和校園中那條靜靜的河流有關。河底的卵石用眼睛記錄下了一個又一個身影。

——北京——

悠悠湖畔的味道

“每一次閉上了眼就想到,你像一句美麗的口號揮不去。”羅大佑一曲《愛人同誌》恰好契合了未名湖與北大……

1998年畢業於北大中文係的徐晉如,至今仍清楚記得那一幕:和女友到湖心亭去參加京劇票友的活動,在湖邊小土坡上,看見一對白發蒼蒼、教授模樣兒的老人在熱吻,“當時我們熱淚盈眶”。

北大學子孫凱以未名湖為背景,記錄了自己當年青蔥的歲月。“對著湖中的孤島石舫,讀信、寫信、背英文、聽音樂、讀小說,或者幹脆什麼都不幹,靜坐冥想,在明月清風中,浪費一個昂貴的晴日。”許珍在給已畢業師姐的信中還回憶道,“一次,我在未名湖邊讀書,很偶然地看到你和你的男朋友手拉手散步的背影。這種不壓抑人性、自然單純的愛真美好。”時光倒流十年,一個名叫許秋漢的北大91級社會係學生,懷抱吉他,坐在草坪上、湖水邊,用沙啞的聲音吟唱了北大那段激情美好的時光——“未名湖是個海洋,詩人們都藏在水底。靈魂們都是一條魚,也會從水麵躍起。”那時空氣中到處彌漫著“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麵朝大海,春暖花開”。

未名湖是情人的天堂,詩人的海洋。

“一塌糊塗”

十年後,2002年12月3日中午,持續兩天的大霧依舊未散。俄羅斯總統普京剛剛結束在北大50分鍾的演講,校園裏恢複平靜。

從東校門進入,步行幾分鍾後,便看到未名湖邊的博雅塔,湖光塔影所在地。在北大流傳著“一塌(塔)糊(湖)塗(圖)”的說法,塔是博雅塔,湖為未名湖,圖則指圖書館。未名湖始建於清朝乾隆年間,20世紀六七十年代以前,從西校門內池底不歇湧出的是泉水,但隨著北京地下水位急劇降低,代之的是萬泉河流進的水。“未名湖”一名,則出自當時兼課的北大教授錢穆的靈感。而博雅塔興建於20世紀20年代,為解決師生日常生活的水荒建起的水塔,塔級13層。

順著未名南路,沿湖邊蜿蜒小路漫步。“各位觀眾,你們好。我是2001年度三星杯智力快車年度總冠軍、北京大學物理係在校學生郭××,我想給1號選手出道題目……”中央電視台某節目組幾個人正在湖邊錄製拍攝。

空氣中彌漫著各種懸浮顆粒,到處灰蒙蒙的。昏黃的太陽努力透出臉來,反射到湖麵上,倒顯得透亮些。湖麵呈現兩種狀態:結冰和水麵。

背陰地裏的冰已凍結實,一名男子穿著冰鞋,試圖擺出各種滑冰運動員優美的姿態。幾個女孩子路過,也不禁蠢蠢欲動,用高跟皮鞋小心謹慎地觸及冰麵。

據說,多年前,某個元旦之夜,一群“發著燒”的年輕學子們在未名湖冰麵上唱歌、跳舞,這100多個齊入冰冷湖水的幸運兒們,至今仍掌握著湖水到底有多深的第一手資料。這樣縱情瘋狂的場麵,如今很難遇見了。

遠處不知從哪個山坡裏傳來英文朗讀聲,湖附近旮旯處,一對兒情侶忘我地相擁。湖邊長椅大多空著。跟天氣有關,也跟心態有關。“現在大學生誰還到湖邊談戀愛?不是在宿舍玩電腦遊戲,就是到外麵租房子。”滿眼觸及最多的場麵,就是拿著相機走走拍拍的外地人,幾個五十來歲的男子在刻著“未名湖”三個大字的石頭旁,擺出V字手勢;三名女青年在蔡元培雕塑前,解開大衣扣子,露出裏麵鮮亮的毛衣,再擺個POSE……

未名湖成為校園旅遊項目中重頭戲。如同臧棣詩中,“未名湖是一種不設防的公共場所”。

柳哲的夢想——北京大學未名湖

七年前,柳哲從家鄉浙江金華,懷揣父母多年積蓄——給他娶媳婦的2000元來到北大,象征性地交了一門中文係唐宋散文研究課程的進修費,當起北大進修生。七年後,他依舊每天騎著自行車,在學校食堂吃完午飯,聽講座;吃完晚飯,再聽講座,等參加完學術討論,回到家已是夜裏11點多。一天下來通常要聽上四五個講座。

柳哲在北大西門租了間平房,像他這樣沒有校徽、不拿畢業證的北大邊緣人,有著龐大的隊伍。他在北大娶妻生子,特意為小女兒取名“柳京慧”,“柳京”就是留京,並希望女兒擁有大智慧。

女兒滿月時,一家三口來到未名湖石碑前,柳哲專門拍了張女兒靠著石碑的照片留念。“未名湖是我們心靈的故鄉”。他清楚記得自己與未名湖種種相關的心情——剛來時,孤獨無望,每次騎車經過未名湖,內心都很煩躁痛苦。

談戀愛時,未名湖則變得很美。記得一次傍晚,我和女友坐在湖心島,突然發現博雅塔上似乎有塊像玻璃一樣的東西在發光。陽光射在上麵,再反射到湖麵上出現個亮點。聯想到人的生命中,也是充滿著許多偶然發現的光亮點,就讓人興奮;到了冬天湖水結冰,南方人很少能看到結冰的情況,而我不會滑冰,就在上麵騎自行車,即便摔個大跟頭,也是開心的。

也有難過的記憶。幾年前,有個考北大中文係博士的學生,分數線夠了,但由於某種原因未能錄取。他家裏很窮,老爸還是殘疾。全家人來為他討不平,當時天氣很熱,他父母就睡在未名湖邊。我所能做的,也就是買些西瓜,給他們打打氣。

柳哲正忙著出本《北大邊緣人的故事》的書,他還專門做了邊緣人網站。他渴望早日與北大融為一體。

那塔,那湖

曾經在北大小東門外自發而成一條成府街,小咖啡館兒、書店依次排列著。現在政府要蓋科技園,那片平房已經拆掉。按照規劃,到時,博雅塔也不再是北大獨享,而從未名湖邊看到的則是高聳的現代化建築。為此,網上北大學子痛惜而激憤,喊出捍衛未名湖!不要讓沒有個性的現代醜陋建築玷汙了湖光塔影!